close
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專欄部落格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天安門「肉身擋坦克」照片背後的故事》Sony求媒體別報導新技術,換來歷史真相
Oct 3rd 2014, 10:51, by 陳瑞霖

來源:David Erickson@flickr,CC BY 2.0

25年前,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使整個北京風起雲湧。即使當時的獨裁政權想要掩蓋暴行,新聞工作者仍冒著生命危險躲過中國海關的嚴厲封鎖,傳出一張張影像紀錄,而其中幾張照片是透過當時還處於實驗性的數位攝影機拍攝下來。

根據科技記者Richard Doherty的說法,為了不讓中國海關發現察覺新的數位攝影成像技術,當年Sony與包括Canon在內的幾間廠商工程師與人員做出決定,忍痛在IEEE展會期間放棄新技術發表帶來的媒體曝光,並且懇求媒體記者考慮中國人民的生命,先不要報導。

1989年6月3日,解放軍已經執行天安門廣場的清場令,在北京不時會聽槍聲和人的尖叫聲。CNN攝影師Jonathan Schaer跑到能俯瞰整個廣場的北京飯店,使用實驗性的攝影裝置Sony BVU 330攝影機拍攝。Jonathan使用Sony DIH 2000截取影片的靜止影像,先透過電話線傳回CNN。影片則透過要到香港的旅客小心翼翼送到CNN香港分部。

那年夏季的IEEE消費性電子展,各大廠紛紛展示新技術成果。儘管數位照相的技術早已經在學術期刊刊載,但在那個年頭可不是網路發達的時代,大部分人其實並不知道這項早已研發的技術。Sony當時是數位攝影的領頭羊,他們的公關人員在技術演講之後,懇請在場記者不要寫關於數位拍攝技術的報導。

「各位先生,我們有項非常特別的請求。」Sony媒體傳播業務副總裁Rick Clancy說,並且拿出CNN拍攝的坦克人照片,以及其他管道流出的數位照片。「我在這邊懇求大家,請不要報導這週在這邊看到的數位拍攝技術。其他競爭對手我已經請他們暫緩媒體曝光。發生在中國的危機,還有很多人仍有生命危險。」

對於通訊社來說,北京政府雖然已經關掉衛星通訊,且禁止旅客攜帶膠卷出境。但通訊社在北京的工作人員們,仍然使用數據機,透過電話線傳送照片回總部。Associated Press由Jeff Widener拍攝的坦克人版本最為知名,成為全球各地報紙頭條照片,就是透過電話線傳出去的。

如今電子裝置平價化,人人都能夠拍照甚至攝影,真要隱藏什麼也越來越難了。從2014年台灣和香港的社會運動狀況,想傳播理念的人,以及想知道訊息的人,都能沒什麼阻礙的實現,都拜科技進步之賜,值得我們省思科技帶來的美好與不好。

※網友「永遠的真田幸村」補充:1975年、1976年柯達就開發出電子擷取陣列,那時候的CCD陣列的解析度是800x800。重點是相關的半導體都是在1975年以前就有相關的設計與產出,包括Fairchild、TI都是。SONY與CANON在80年代就有可以用的產品,但是檔案是存在磁片上。第一款類比電子相機是Canon RC-250 Xapshot,1988年生產。而數位電子相機第一款可攜帶的版本,是在1989年12月Fuji的DS-X,1989年六月的時候,這幾家公司都有測試機了。而美國的記者,當年就是用SONY的Sony BVU 330測試機來拍天安門事件的影片,再把影片擷取成靜止照片。

─本文獲 「科技新報」授權轉載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isoajkls 的頭像
    yisoajkls

    2016徵求年菜推薦網路訂購最紅的商家.年菜訂購?台北年菜外送餐廳推薦(年菜)?年菜.今年不想做年菜推薦,網路宅配哪一家好?

    yisoajk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