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最新綜合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從「世大運不辦?」看柯P新政的效率與風險
Jan 19th 2015, 06:46, by 風傳媒主筆室

為了避免被遠雄要脅,柯文哲要求評估「世大運取消」。圖為日前柯文哲視察林口世大運的選手村工程。(資料照片,風傳媒余志偉攝)

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不到1個月,從拆除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的第一炮至今,柯P新政不止於「三枝箭」,而是撒出滿天箭雨,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效率、決斷力,但其中也潛藏著風險。

柯文哲赴林口視察世大運(世界大學運動會)選手村,聽到花大錢蓋的選手村餐廳,用了12天就要拆除,他認為這是浪費,「我一聽就火大,哪有這種設計?」之後北市與新北市、營建署開會談世大運選手村在賽後的分配,也不歡而散。而為了徹底調查遠雄拿下台北大巨蛋案是否有弊,避免受遠雄要脅,柯文哲要求評估取消世大運或移師其他地方舉辦的替代方案

這件事有許多層面可討論。遠雄承攬大巨蛋的BOT案,歷經馬、郝2位市長,從得標第一天起就風波不斷,傳言滿天,連得標團隊內部都生內鬨,如果從標案合約應忠於原始規劃與招標要求,遠雄得標後團隊大變動、變更規劃與設計不斷,卻仍能持續得到市府「無怨無悔」的支持,遠雄確實「有本事」。至於其合理、適法性、甚至市府官員是否瀆職、受賄,則有待釐清。

柯文哲要成立廉政委員會,把大巨蛋案列為優先調查案,值得肯定支持;在談判對敵策略上,柯文哲先把大巨蛋與世大運脫勾,是聰明之舉,讓自己不受完工期的要脅、先立於不敗之地。但要走到取消世大運這步─不是不行,但一定要非常審慎,因為這牽涉到台北市、甚至台灣對外的形象與國際聲譽。

台北在2011年爭取到2017年的世大運主辦權時,唯一的競爭對手是巴西的巴西里亞,台北市以較佳的財務評估和場館設施的評比,以13比9票勝出。距離台北世大運舉辦只剩下2年半多,如果此時台北市突然決定「不辦了」,國際大學運動總會必然措手不及。

有了這個因內部政權變更(而非國家發生重大天災人禍)就突然取消舉辦承諾的案例,未來台北市─甚至台灣其它城市,要爭取任何國際間大型的比賽、展覽、甚至會議,這都會是一個形象鮮明的不良記錄,也將更增加爭取的困難度。至於數億元的保證金被沒收,反倒是小事一件。

市府評估賽事安排避開有不確定性的大巨蛋,移師其它場地進行,可也,也該作;發掘出郝市府對世大運規劃的不當與無能並改進之,也是份所當為;但取消主辦世大運,非萬不得已及有充份的理由、承受衝擊的準備,切莫為之;因為其衝擊、影響與風險,可能超乎市府所能掌控。

此外,對「美河市案」,柯文哲說,市府要求日勝生吐76億元,「他不吐,還要送仲裁」,如果這樣,那其他案子都放下,「日勝生的案子我就優先處理,讓政風處開始查。」此一處理原則也有問題─如果日勝生就範,可以很有效率、很快的為市府拿回76億元。但問題是美河市案的「詭異」程度不亞於大巨蛋,不論日勝生是否主動且很快的吐出76億,這個案子都該查個清楚,給市民一個交代。柯文哲的說法,容易給外界「吐錢就放過你」的錯覺。

更何況,如果市府查出不法,日勝生必然要吐出不當獲利;如「查無不法」,市府也很難叫人吐錢。而站在日勝生的立場,主動繳出76億給市府,一則有違上市公司治理,二則豈不自己承認其中有不法情事?最後也只能走仲裁。

「柯P新政」的效率與決斷力讓人耳目一新,它衝擊了現在官僚體系,更可能解構原有的利益與政商結構。但對風險的掌控也應更加注意,別造成意料之外的不良後遺症。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soajk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