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朝咖啡」移除了木地板及天花板之後的老宅,顯得挑高寬敞。 (攝影者.李明宜)
「那天的月光好美,照得這棟老宅的屋瓦發亮,那一刻,我就決定要把它留下來。」秋朝咖啡的主人賴秋淑當初會和這幢日式老屋相遇,完全是一場美麗的意外,夫婦倆原本只是要把車子停在老宅旁的停車場,沒想到竟買了一棟房子!
這幢日式老宅,坐落在花蓮市區花崗街五號上,最早是台灣第一家兒童醫院「羽鳥醫院」,日籍醫師羽鳥重郎在一九三一年到花蓮執業,估算下來,屋齡至少也有七、八十年了。
買了房子之後,賴秋淑請工班進駐時才驚覺,整間屋子都已經嚴重傾斜、屋瓦也壞了五、六百片,當時映照著月光的屋瓦看似堅挺完好,其實只是迷惑賴秋淑的假象,「大概是這幢房子在呼喚我吧!」
「拆掉重蓋還比較快!」工頭吳正雄當時這麼告訴她,但是,當初一句對屋主要保留房子的承諾,讓賴秋淑夫婦仍不顧一切的往前走,修屋預算從一、兩百萬飆升到近千萬。
談到老房子,賴秋淑的眼神閃閃發光、充滿驕傲,就像在敘述自家孩子的成長過程。重修這幢老宅,也像母親懷胎花了近十個月的時間。賴秋淑心裡有著強烈的使命感,不但要恢復老房子,更要恢復老工法。
「光是第一步『扶正』,就花了很大的功夫。」曾參與建造日式老屋的吳正雄解釋,想要保留老屋,穩固結構是第一要務,「這不是簡單任務,沒做過的師傅都會搖頭說不可能。」
當時八台千斤頂進駐,共使用了十八條絞鍊,將整個屋頂都抬了起來,所有的柱子得要「拆一根、撐一根,再換一根,非常費工,如此才能將嚴重內傾的房子扶正。」而木材之間的榫接技術,用的也都是過去的木工技法。
為了維持老房子「原汁原味」的風貌,光是屋瓦,夫婦倆就費了好一番功夫。當時三分之一的屋瓦都毀壞了,而且屋瓦還有邊瓦、中瓦及前瓦之分,邊瓦甚至還分左右邊。賴秋淑說,「我們動員所有的親戚一起找,工班找遍全省才完成。」最後還有幾個屋頂上做為鎮邪解災之用的「鬼瓦」,甚至還遠從嘉義送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