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oolbibi (bibi)
看板home-sale
標題Fw: [新聞] 張盛和 靠半棟房子起家
時間Sun Jul 7 20:30:24 2013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Hs21tR6 ] 作者: crocus (哪來的)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張盛和 靠半棟房子起家 時間: Sat Jul 6 21:49:40 2013
張盛和 靠半棟房子起家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好房NEWS 2013/07/06 09:44 掌理全國數十兆資產,
財政部長張盛和的個人成家路,卻是靠著「半棟 房子」起家。從來不曾為了投資目的而置產,但憑著多年的工作資歷與 經驗,以及求學時期在台大商學系與美國愛荷華大學經濟研究所的學術 訓練,
張盛和觀察房價的發展,得出長期只漲不跌的結論。驗證自身的 成家史,亦一點無誤。 因為深信
經濟發展會自然推升房價,「買房要趁早,求有再求好」的十 字箴言,不僅是他自身實踐的購屋策略,也是他給有心置產者唯一的建 議。 對他而言,
「租屋」是非常吃虧的決定,他奉勸年輕人,寧可多吃點苦 ,把租金拿來付貸款,買下屬於自己的一屋片瓦,都比租屋划算。 以他自己為例,公費留美回台,只能租屋棲身;1979年結婚後,即使加 上留美期間省吃儉用攢下的錢,手邊也只有14萬元,離買房成家還有很 遠的距離。因為堅持一定要有個自己的家,他與太太努力儲蓄,
加上岳 父幫忙,婚後不久,就脫離租屋生活,但也只能與親戚合資,圓夢買下 離岳父家只有幾步之遙的「半棟房子」,一住就是十多年。 產權一半在別人手上,即使是親戚也是「不方便」。買回另外半棟,成 為張盛和年輕時最大的期望。幾經周折,最終得以數百萬元買回另外半 棟,湊成完整一棟,那時,已是1992年。 至今,張盛和沒有搬過家,但經過幾度房產大漲、大跌期,這棟房子的 身價還是比當時咬牙買下時,翻了六、七倍。 張盛和說,每回聽說台北房價每坪以「百萬」為單位計算,心中都暗自 欣慰自己有房可安家。但是轉念一想,這樣的房價對初出社會的年輕人 ,將是如何沈重的負擔。
對於有心置產的青年人,他由衷建議,「第一間房」要先捨棄地段,將 「先求有、再求好」列入置產法則。他說,只要肯吃苦,路遠不是問題 ,便宜又好的房子,還是有的。 張盛和已有約40年的工作經歷,當然不會只有現居的一棟房子。不過, 張盛和只為「需要」買房子(例如子女成家),不為「投資」置產。也 因此,他是永遠的「高點買家」,房子用來自住,漲跌對他而言沒有意 義。事實是,
即使買在高點,張盛和的經驗總是告訴他,房價永遠會有 另一波高峰出現,早買一定比晚買有利。 張盛和貴為財政部長,最後一筆房貸他付到2011年。即便已是無「貸」 一身輕的人,他還是認為,買房要以安身立命為原則,經濟能力不到某 種程度,擁有多餘的房產,反而是負擔。這樣的購屋哲學,適合想要買 房自住者,若要靠投資不動產致富的人,他的建議是:千萬別學他。
3.新聞連結: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0121135110.html 馬囧:溫馨(〞︶〝*) --
「戰爭結束後,我就要回鄉下結婚了」 「可惡!原來是這麼回事!」 「我才不跟可能是兇手的人待在同一地方,我要先回房了」 「先替我保管,等打完這場戰爭之後再還我吧...咦?什麼聲音,我去看看」 「等這一切結束後,我有些話想跟妳說!」 「這段時間我過的很開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9.173.217
推 waijr:貴為財政部長現在要帶頭炒房 07/06 21:50
→ seaman520:我連狗窩都買不起,謝謝。 07/06 21:50
推 mmurdoc:"得出長期只漲不跌的結論" 財政部長級葉佩雯 07/06 21:50
推 ntitgavin:她說出事實,錢,不分國界不分黑白 07/06 21:50
→ waijr:反正又買不起 用不著把一輩子賠進去 07/06 21:50
→ gca00631:炒房部長 07/06 21:51
推 s866217:經濟發展會自然推升房價+台灣目前經濟=???????????? 07/06 21:51
推 XieXie9527:路遠不是問題,三芝1坪6萬 07/06 21:51
推 qq2583692:拿一輩子付房貸 結果一期繳不出來就 07/06 21:51
→ mmurdoc:ntitgavin,無國界無黑白? 權和黑心也是啊 07/06 21:51
推 Lion7788:他媽的 07/06 21:51
→ ntitgavin:所以....你覺得那些有錢人黑心的,管你買得起嗎 07/06 21:51
→ gca00631:不知道他研究過日本房價沒有? 07/06 21:51
→ patear:....就算這是他的結論,以他的身分似乎不適合說出來... 07/06 21:51
→ waijr:說真的因為你未必不會失業 不會離婚 沒有房貸 彈性比較大 07/06 21:52
→ mmurdoc:一堆空屋空在那,建商和炒作商就是萬年財粗不斷頭 07/06 21:52
→ ntitgavin:沒法子,這就是台灣...怪自己生錯時代吧 07/06 21:52
→ Lion7788:難怪以前共產黨要把這些人列為黑五類 太黑了 07/06 21:52
→ waijr:不然只能忍氣吞聲 必且燒香拜拜 07/06 21:52
噓 ericleft:出貨文 07/06 21:52
→ ntitgavin:呵呵..這個財長還要撐奢侈稅哩,沒奢侈稅更可怕 07/06 21:52
推 heavensun:你當部長都房貸付到2011年...22k買得起嗎? 07/06 21:52
→ lazydaydream:他應該還可以當很久 跟吳副總有得比 07/06 21:53
→ mmurdoc:馬囧的團隊就是不一樣,我覺得當初若是皺褶出來,應該比較好 07/06 21:53
噓 NuClei:關我闢室喔ˊ o ˋ 07/06 21:53
噓 kaosps2:房市要垮了只好勸年輕人進場? 07/06 21:54
→ mmurdoc:至少皺褶會邊享用早餐牛排,邊很清楚民間百姓跟他不一樣 07/06 21:54
噓 LeonardoChen:財政部長建議買房?政務官能發表這種言論? 07/06 21:55
噓 cppwu:官員也懂得抓交替 07/06 21:55
→ mmurdoc:皺褶也許無法真正體會了民間,至少還有腦知道彼此差異不同 07/06 21:55
噓 j900414:我們靠一片廁所瓷磚起家 07/06 21:55
推 ufae0009:最後五個字應該上色才對 07/06 21:56
推 xflies:葉配文 07/06 21:57
推 encina:對於有心置產的年輕人 由衷建議 沒有好爸爸 好岳父 也可以 07/06 21:57
噓 avgirl:房仲業你無要緊某? 不是不買只是晚上出去看到一堆鬼屋 07/06 21:58
噓 WORLDKING56:哈哈 07/06 21:58
→ avgirl:籌碼已經在買方這囉~~~~~~~~~~~~~~~~~~~~~~~~~~~~~~~~~~~~~ 07/06 21:58
噓 Ec73Iwai:喔 然後咧 07/06 21:59
推 s866217:===> 他長得很奸詐 黃鼠狼的面相 不安好心眼 大家別上當 07/06 21:59
→ Cliffsong:找人洗碗嗎? 07/06 21:59
推 magicboycpl:跟曾勇夫有得拼 07/06 22:04
噓 nightmuse:............. 07/06 22:18
噓 Anvec:出貨文 先求有 再求好 這slogan一直講 07/06 22:28
→ Anvec:有多少人先求有不求好 結果就萬劫不復 07/06 22:28
噓 chucklee:能找這麼高的高層發業配文 這後台不得了啊 07/06 22:30
推 cloud520:爸爸買給我啊 07/06 23:23
噓 shineline:還不是把經濟搞得亂七八糟 普羅大眾台灣人民有爽道喔 幹 07/07 00:31
噓 wadechen:甲賽 07/07 01:46
推 icyhacker:幹 買房子是以前好嗎? 現在買屁 我可以便宜租五十年 07/07 11:29
噓 souswan:他馬的,每個人都拼命省錢交房貸,GDP 負數都不意外了 07/07 12:22
噓 NicoNeco:抓交替 07/07 13:51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oolbibi (111.243.110.170), 時間: 07/07/2013 20:30:24
→ coolbibi:當官真辛苦 還要幫忙打廣告 07/07 20:31
→ hopesong:配業文無誤 07/07 20:48
推 open100:張盛和觀察房價的發展,得出長期只漲不跌的結論 07/07 20:51
→ coolbibi:矮油 人家台大商學系與美國愛荷華大學經濟研究所耶 07/07 20:59
推 shhsu:標題不同,內容一樣,17961篇。 07/07 21:05
→ coolbibi:那我可以直接刪文嗎? 07/07 21:07
→ coolbibi:山文惠部會被永久列退啊..... 07/07 21:07
→ coolbibi:版主來救我一下 07/07 21:07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