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看板home-sale
標題Fw: [新聞] 日央行撒錢救經濟 投資日本好時機
時間Sat Nov 8 17:19:31 2014
※ [本文轉錄自 Stock 看板 #1KNTUVMD ] 作者: spyhopping (Lovely Orca) 看板: Stock 標題: [新聞] 日央行撒錢救經濟 投資日本好時機 時間: Sat Nov 8 16:43:04 2014 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
http://tinyurl.com/os3ozcd http://www.nextmag.com.tw/magazine/business/20141106/10113223 2.原文內容: 日央行撒錢救經濟,日本廠商如SONY也跟著受惠。 美國QE(量化寬鬆政策)一退場,隔日日本央行馬上用「史上最強」的「撒錢」貨幣 政策接棒,把每年收購資產的額度增加日幣20兆元(7,250億美元),雖然遠不及美國 QE的4兆美元規模,但如果用貨幣基數(等於銀行的貨幣供給,也就是流通貨幣加 經常帳收支總和)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來看,日本QE已經逼近40%大關,而 美國的QE只在20%上下,因此我說是史上最強,未來日本資產不狂飆都難。 日幣鳴槍 亞洲貨幣競貶 日本央行此舉無非是要刺激通膨,之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射出的3支箭並非無效,只是 效果被日本政府增加消費稅以及國際油價狂跌二大因素抵銷,因此這一次日本央行 總裁黑田東彥下手更重,包括購買日幣3兆元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已介入股市, 還指名買進日幣900億元的日本不動產信託(REITs)來投資房市,金額都是過往日本 央行操作資金的3倍以上。 除了央行外,坐擁1.2兆美元的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資基金(GPIF)也宣布要把國內股票 佔投資組合比重由12%提高到25%,GPIF是全球最大的退休基金,公開喊話且真金白銀 做多,影響力不可小覷,可以說安倍傾全力要推升日本資產價格,投資人當然要 搭順風車。 有投資人考慮日幣貶值的問題,其實不用擔心,因為海外資金已經大量轉進日本, 光是台灣,在日幣貶破100之後,銀行就傳出搶買日幣的風潮,各大理財網站也持續 有日本房地產的廣告,銀座多的是比台北便宜的房產,自然會吸引許多投資客,而 資金流入則會削減日幣貶值的力道,像財經網站Bloomberg就預估未來6個月日幣將 貶至115元兌一美元,距離現在的價位不到3%,所以影響有限。 另外,在美國QE退場後,全球預期FED(聯準會)將升息,不少投資者都開始挪回美元 ,亞洲貨幣(除人民幣外)兌美元都蠢蠢欲動,日本央行的舉動無疑是替亞幣競貶 鳴槍起跑,特別是亞洲各國出口與日本同質性高,跟隨日幣貶值的機率更大,預估 新台幣本周很難守住30.5大關,投資日本的匯兌風險也跟著縮小。 目前日本股市本益比約13倍,仍低於歷史均值的14.7倍,日本REITs的平均收益率則 有6.7%,比起亞洲區平均4.9%的收益率也好上很多,都值得長抱放眼倍數報酬,雖然 日本經濟還是不好,不過投資看的是未來,就像SONY上季大虧12億美元,但今年股價 卻上漲13.5%一樣,便宜、加上日本政府全力拉抬資產價格,就是投資日本的最好理由。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要去開複委託買日股嗎? -- 日本房地產相關新聞資料庫
http://tinyurl.com/lgplu4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99.178.3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tock/M.1415436191.A.58D.html
推 readytodie : 日本寬鬆是不得已 與其等死 不如一路玩到掛 勿受騙 11/08 16:55
→ f204137 : 日本想模仿美國 我快笑死 11/08 17:12
→ funkystyle : 好大的泡沫,要吹到何時 11/08 17:12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eca (1.173.253.235), 11/08/2014 17:19:31 其實我要講的是. 日本政府想通了... 也要加入炒地皮行列...XD 哀...要炒地皮齁,我教你拉. 你就開放房貸8成,寬限期2年,20年貸,然後可以無限轉貸. 然後把持有稅降到0.1%,取消交易稅. 不用搞得那麼麻煩,立刻房地產就回溫了拉... 啥?還沒回溫.. 那你開放台灣人一樣可以貸款8成,寬限期2年和20年貸. 讓我們台灣人去拯救你們日本.... 台日友好的麻..
※ 編輯: ceca (1.173.253.235), 11/08/2014 17:21:38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