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1sdf0000 wrote:
請問小米 沒有全貼合...(恕刪)
本人並非觸控屏的專家, 就我所知的給你作參考.
觸控屏的結構持續的在進化, 初期的智慧手機/平板觸控屏組合結構大約是:
1) Cover Glass 玻璃保護外蓋(如: 大猩猩玻璃為主要原材)
2) Touch Sensor (如: 宸鴻, 勝華..... 等)
3) LCD Panel (如: 奇美, 友達, Samsung, Sharp...... 等)
所以大致來說是3層玻璃需要貼合在一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LCD觸控屏模組. (新的技術像是OGS是把功能整合在同一片玻璃上, 可以減少貼合多片玻璃的需求, 甚至可以完全省去貼合)
貼合的方法有許多種類, 基本上分成全貼合(full bonding/lamination)與非全貼合(air-gap)的模式.
非全貼合的方法是最簡單與成本最低的, 可以想像就是在每層玻璃的邊框貼一圈雙面膠帶, 然後把兩片玻璃疊在一起, 因為雙面膠帶有一定的厚度, 那玻璃與玻璃之間(沒有貼雙面膠的區域)就會有一層空氣層(air-gap). 有空氣層會有什麼影響? 玻璃與空氣的光折系數是不同的, 所以使用上會有比較明顯的反光. 另外因為玻璃之間有著空隙, 玻璃遇到一定的壓力時是會彎曲的, 這樣在觸控的精準度與敏感度上是會有影響.
全貼合是讓玻璃與玻璃之間運用透明膠(水膠或是薄膜式透明膠)把整片面積完全貼合在一起, 技術與製程上的門檻比較高(只要想想我們平常要貼手機螢幕保護膜(單面)已經是個挑戰了, 貼兩片玻璃等於是貼雙面, 完全不能有氣泡/雜質, 對位需要一定的精準度, 全貼合的製程的確是比較有挑戰性的. 全貼合的優點是可以減低玻璃與玻璃之間的距離, 透明膠的光折射系數做的比較接近玻璃, 因此整合上面的條件, 螢幕的反光會比較低. 也因為兩片玻璃是完全密合在一起, 較不會因為壓力有彎曲的狀況, 觸控的精準度與敏感度也就相對的優秀. 還有全貼合等於是把玻璃的厚度增加, 表示也會比較不容易破裂, 在耐用度與安全上也會有提升. 全貼合的缺點主要是成本(良率/製程), 再來全貼合的光學透明膠或許會變質, 反而會造成螢幕不清楚的後遺症.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