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gi0911 (勝者的迷思)
看板Kaohsiung
標題Re: [新聞] 高市治水好 江揆:都會區廣設滯洪池
時間Sun Nov 24 06:23:32 2013
我一直認為,這十餘年來,高雄的治市風格是站在台灣各大城市的最前線 很多先進的治市理念,都是由高雄首創,然後逐漸被其它縣市模仿的 例如:共桿式號誌路燈、自行車道的設置、河川的截流整治與親水化、 路幅縮減打造人行空間、以滯洪池代替築堤圍堵、舊港口釋出為遊憩空間、 在都會區內部保留濕地……等 台灣的政治氣氛是很反動的,高雄的治市理念太進步 看在反動的中央眼裡就很刺眼。所以每當高雄推出什麼新的治市措施的時候, 看到黨政立場濃厚的媒體輿論一片罵倒,簡直是司空見慣。 最常看到的說詞是「搞面子工程」、「都不拼經濟只會蓋公園」、 「圖利廠商」……等,講得好像高雄做什麼事情都是註定要死給人看的。 但是過個三、五年,你就會發現高雄很多東西都被人家學走。 例如說台北模仿高雄的共桿路燈與公共自行車系統 台中複製高雄的自行車道,與重劃區滯洪池公園經驗 (秋紅谷一開始並不是作為公園使用,甚至那個池子都是意外挖出來的) 基隆複製高雄的港灣再造……等。 但是在媒體宣傳中,講得好像這些事情都是北部原創,高雄反而成了學人精? 所以身為土生土長的高雄人,我懂事以來學會的第一個教訓就是:不要相信主流媒體 言歸正傳。滯洪池對於治水的好處,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用多說明。 而高市府的「海綿城市」計劃,比零星的滯洪池更重要、更全面。 那麼,大家知道,在都市裡面保留水域與透水鋪面,到底有什麼重要性嗎? 首先是涵養地下水的問題。 自從自來水問世以後,大家好像就很少關心城市的地下水, 但是地下水脈對於城市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它的重要性在於「排水」, 很少有人知道,一片完全自然的植被,可以吸收50% 以上的降水量, 有些被樹木吸收,而大部份滲入地下水脈 事實上,無所不在的地下水脈才是城市最大的排水渠道,與滯洪池。 但是台灣過度擁擠城市,幾乎把原始的透水性植被給鏟除殆盡, 這使得降水只有不到10% 可以自然地滲入地面,餘下的90% 逕流, 就要用人為的雨水下水道排掉。而這建設經費是非常昂貴的。 地下水脈的重要性之二,是它是維持城市地盤穩定的重要基礎。 大家都知道超抽地下水會導致地盤下陷,那無法透水的城市也是一樣 地下水順著河川排掉,而雨水又滲不進去,就會造成若干的水位差異 而這種水位差異,長期下來就會導致地盤的不穩定,影響城市的建築品質 最糟的狀況就是上海,當初在沖積層的浦東新區濫蓋高樓, 在蓋高樓的過程中,又採取濫抽地下水的工法,也沒有適當保留透水鋪面 搞到最後地層下陷,又要花更多的金錢來補救既有的建築。 第二是城市降溫的問題。 雖然大家都以為高雄很熱,但近幾年大家應該有發覺到, 台北到了盛夏,常常比其它的城市高出兩到三度。除了因為盆地積熱的效應以外, 更多是來自於「熱島效應」。建築物空調排出的餘熱, 被水泥、磚石、柏油吸收,溫度快速升高,而城市蓋滿房子使得散熱不易。 散熱不易又讓房子裡面的人加大空調的功率,排除更多的餘熱,造成惡性循環。 水的比熱是磚石的約五倍到十倍。 也就是一倍質量的水,能比一倍質量的磚石,同樣上升一度, 可以吸收數倍之多的熱量。這就是為什麼有樹林草皮的地方,會明顯比水泥地涼爽。 這時候如果城市裡面保留一些水域,還有草皮或樹林的植被, 它可以吸收很多的熱量,而吸收熱量又使得人們對空調的依賴降低,造成良性循環。 與此同時,在城市裡面保留一些開闊空間, 可以讓空氣對流更旺盛,比較不會形成「熱島」。 這就是為什麼高雄會想要推動「海綿城市」,保留水域與透水鋪面的原因。 當然有些反動媒體會說,為什麼要 「花錢養草皮、蓋公園,一定是消耗預算和圖利廠商!」 但是如果考慮到,光是台北市就花了1200億去治水 (主要是花錢蓋堤防,還有打通員山子分洪隧道) 高雄花的錢根本就是人家的一根毛……1200億足夠挖幾百座人工濕地了。 這種還水域於自然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省錢又有效。 只是媒體都不會告訴你這些資訊,只會告訴你高雄市政府是壞人而已。
※ 引述《chun0303 (chun)》之銘言: : 新頭殼 newtalk 2013.11.22 金名/高雄報導 : 行政院長江宜樺今(22)日視察高雄、屏東的防洪治水工程,對高雄市三民區寶業里滯洪池 : 發揮效益,表示肯定,指先前8年800億治水預算展現實際成效,未來6年600億治水預算將 : 廣設滯洪池,讓城市本身就有蓄洪能力。 : 高雄市副市長率市府團隊陪同江揆視察寶業里滯洪池,並作簡報,水利局長李賢義指出, : 寶業里滯洪池最大滯洪量為10萬噸,南北兩滯洪池平時有生活休閒機能,去年12月完工後 : 發揮滯洪治水功能,計算洪水消滅率達6成,解決動輒淹水問題後,帶動了周遭房價上漲 : 。 : 劉世芳表示,市區內的滯洪池顯見成效,行政院新近規劃6年600億的治水工程,市府也將 : 提出42億元預算需求,爭取新增313萬噸滯洪量的工程建設,改善岡山、美濃、永安等地 : 水患。 : 江揆則表示,氣候極端變遷,過去降雨不會像最近幾年,如莫拉克幾個小時下幾百毫米的 : 雨量,對所有城市都是無法負擔的考驗,與其加大下水道的管徑,不如挖滯洪池先蓄積, : 等雨停讓再慢慢排放。 : 江揆以高市三民區寶業里為例,指如果用傳統方法,著重在築堤圍堵改善水患,要花21億 : ,而興建滯洪池只花了2.5億,而且成效很好。他表示,行政院6年600億治水預算6將沿用 : 此經驗,將在都會區廣設滯洪池,打造「海綿城市」概念,讓城市自己有蓄洪能力,而不 : 只是加高堤防、擴建下水道。 : http://ppt.cc/OpOs --
▄▄▄▄▄▄▄▄▄▄▄▄▄▄▄▄ ◢ DEUTSCHLAND ★◢█ by cgi0911 ★◢█◢ The Order of Black and White ★◢█◢█ The Glory of Three Stars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8.105.95.2
推 yoshiringo :推推 11/24 06:25
推 alprazolam :公共空間視覺穿透化,文化中心、國中小拆圍牆 11/24 06:45
→ alprazolam :其實最早應是宜蘭帶頭在校園施做,高雄擴大到其他公 11/24 06:46
→ alprazolam :有設施,甚至協調加工區管理處改建圍牆為穿透式 11/24 06:47
推 darkcurrent :推推 11/24 07:06
推 SUL1210 :推,感覺台北有一天熱島效應會像芝加哥當年那樣恐怖 11/24 07:26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