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太陽能和固態照明,在董事長蔡力行帶領下表現亮眼,明年將擴大經營規模,張忠謀布局已久的綠能新事業準備起飛。
十一月十二日,台積電共同營運長劉德音和魏哲家接任共同執行長,也意味著,曾任台積電總執行長的台積太陽能與固態照明董事長蔡力行,無緣回鍋執行長大位。
三天前的台積電運動會上,張忠謀才宣示,兩間新事業是「還沒掀的一張底牌」,喜愛玩橋牌的他,並用「Ace」、「Queen」或「King」一般的王牌比喻。
事後來看,張忠謀似乎有意在宣布新的執行長人事案之前,在全台積電員工面前,再給前任執行長一個肯定。
近年太陽能與LED市況慘澹,連台積太陽能選擇的銅銦硒化鎵(CIGS)領域中,有美國政府撐腰的Solyndra公司也在兩年前倒閉。張忠謀在這時間點宣布新事業擴大規模並拚上市,讓大家有些霧裡看花。
技術業界第一,
力拚上市
事實上,兩間新事業都已有業界第一的技術突破,台積太陽能發電成本更可望在兩、三年後降到逼近現行發電成本,因此張忠謀認為時機已成熟。
台積太陽能目前大模組轉換率一五.七%,是CIGS領域世界最高,相對過去該領域許多台灣廠商,努力數年僅能將轉換率拉到一一%、一二%,台積電花四年就衝到世界第一,「這非常、非常了不起。」研究太陽能發電多年的國立東華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黃家華指出。
固態照明部分,台積固態照明總經理譚昌琳表示,已研發並量產無封裝、不須打線的製程,能降低成本,「是世界第一個發展出此技術的公司。」
新事業有所突破,蔡力行的功不可沒。業界人士透露,蔡力行雖然非太陽能與LED領域出身,但技術依然一把抓,每週盯緊進度,常親自跟專家當面或用電話請益,「感覺得出來他們很急、很努力。」
台積電內部人士透露,目前新事業的生意已談得「八字很有兩撇」,一時雖然無法打平虧損,但指日可待。蔡力行沉潛練功四年,未來會成為張忠謀心目中的「Queen」還是「King」?就看他能多快端出轉虧為盈的成績單。
【延伸閱讀】太陽能轉換率
指太陽能電池把光能轉換成電能的能力,以百分比表示。轉換率每提高0.5至1個百分點,發電成本就能降低約15%,是評量太陽能電池效能的重點。
》本文未結束,請購買雜誌
我已是訂戶,升級為訂戶會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