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一向很勇於挑戰新的領域,在2011年時以跨界新旗艦的GALAXY Note系列,成功開創5吋以上大螢幕+手寫筆的平板手機(Phablet)新市場。在取得成功後,三星今年又有驚人之舉,以今年旗艦機的GALAXY S4為型號,推出正面為手機、背面為伸縮式10倍光學變焦鏡頭的GALAXY S4 Zoom,三星發明了一個字叫做Phonemara(Phone+Camera),也就是「相機手機」。
三星在去年底也曾推出過內建Android 4.1作業系統的四核心「相機」GALAXY Camera,跟GALAXY S4 Zoom的定位有點相似,不過GALAXY Camera因為不提供語音通話,在產品的分類上仍為一台「手機型相機」,而GALAXY S4 Zoom則是一台「相機型手機」。兩台都是用三星自家的鏡頭與Android作業系統,軟硬體規格也都很接近,GALAXY Camera比較強的是21倍光學變焦、4.8吋螢幕與四核心處理器,而GALAXY S4 Zoom優勢則在於可以打電話、鋰電池容量比較大(2330mAh vs 1650mAh)、軟體版本比較新。
其實三星並非首次推出可伸縮式光學變焦鏡頭的手機,在2009年也曾經在韓國發表一款型號為SCH-W880的手機,當時就已經有三倍光學變焦的實力,但那是一款傳統型手機,非智慧型手機。
我一直在想,到底什麼類型的族群,適合使用這樣的手機呢?如果是要追求數位相機的畫質,又要能夠即時分享,現在有不少相機都已經支援Wi-Fi,可以直接上傳到PC或是手機當中,也能即時分享,不過還是要帶一台相機與一台手機(或平板等行動裝置)外出。而GALAXY S4 Zoom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有中階消費相機的功能,將其翻轉過來以後又能一秒變成手機,立即將照片分享出去,出門只要準備這一台就夠了,或許有人是這樣考量的吧?!只是目前還沒有這樣的神器出現,GALAXY S4 Zoom正要挑戰這個目標。
不得不說三星勇於開創新市場,畢竟要顛覆一般人對於手機的印象與使用習慣,是不太容易的。雖不算是什麼突破性的創新,以國際性手機品牌來說目前只有三星跨出這一步。至於會不會成功,就交給市場機制來決定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
GALAXY S4上市以來,三星接連為GALAXY S4推出好幾款變形兄弟,首先登場的是縮小版GALAXY S4 mini,再來是這次要測試的GALAXY S4 Zoom。另外還有防水版的GALAXY S4 Active,以及採用高通Snapdragon 800處理器的GALAXY S4 LTE-A,這兩支由於都主推LTE的關係,所以不會在台灣上市,比較可惜了些,不然其實GALAXY S4 Active的討論熱度還蠻高的(偷偷說,其實水貨有進來...我對GALAXY S4 Active也比較有興趣)。這樣加總算起來,以GALAXY S4為名稱的手機,不包括電信客製版的細部分類,目前就至少有五支了。
GALAXY S4 Zoom雖然是年度旗艦機GALAXY S4的變種版,但除了相機功能變強之外,主要的硬體規格都弱了些,僅採用4.3吋qHD螢幕、雙核心1.5GHz處理器、1.5GB RAM與8GB ROM,是較令人失望的。至於在相機功能方面的主要特色,則是1600萬畫素輸出、10倍光學伸縮式鏡頭、F/3.1-6.3、24mm廣角、光學防手震、氙氣閃光燈、1080P錄影、25種智慧拍照模式、手動模式,若是以消費型相機的角度來看,對於一般民眾日常與旅遊應該能滿足需求。
詳細的規格如下表: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本次的測試重點:
◆雙面設計造型
◆拍照前設定
◆相機實拍測試
◆手機軟體與介面
◆手機效能測試
正面是手機、背面是相機,是GALAXY S4 Zoom的最大特色。正面看起來與GALAXY S4是有點像的,承襲著GALAXY S III以來的圓潤設計,但是體積變小了,螢幕也跟著縮小為4.3吋,這也是GALAXY S4 Zoom我認為最可惜的地方之一,畢竟GALAXY Camera都做到4.8吋了。但換個角度想,體積小在攜帶上也比較方便攜帶。另外,最早在發表的時候有黑與白兩種顏色,不過台灣只有引進白色而已。
按這裡檢視圖片在手機的部份,雖然背面的主相機規格很強,但正面的自拍前鏡頭,也是有200萬畫素的主流規格,沒有縮水,位於聽筒的右邊。聽筒的左側,則是接近感測器與光線感測器。
按這裡檢視圖片
擁有實體Home鍵也是三星GALAXY系列手機的一貫風格,左邊的觸控鍵是Menu鍵、右邊是返回鍵,如果是GALAXY這系列手機的使用者,來操作手機面的功能應該會容易上手。
按這裡檢視圖片
至於SIM卡槽的位置,則是藏在機身底部的保護蓋內,採用的是microSIM卡規格。電池也是藏在底部,這台因為是測試機的關係不能更換電池,市售版確認是可以更換電池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如果在拍照的時候,路人看到背面設計,可能也會以為是一般的消費型相機吧~在快門鍵側有突出的握柄設計,在單手拍照的時候相當方便,不過反過來當成手機用時,反而覺得那一塊拿起來卡卡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可以看到鏡頭是三星自家的,並未像高階的NX相機系列採用信乃達的鏡頭與技術。沉筒式鏡頭上,標示光圈為F/3.1-6.3、廣角是24mm,而GALAXY Camera則是F/2.8-5.9、23mm廣角鏡頭,略優於GALAXY S4 Zoom。
按這裡檢視圖片
由於是相機設計的概念,因此比起一般手機多了大顆的實體快門鍵,操作的體驗比較接近相機。而同側還有音量鍵與開關機/解鎖鍵,音量鍵並不能用來當成光學變焦使用,一開始操作時還蠻容易令人誤會的。而側面的厚度達到15.4mm,的確是有點厚,畢竟塞了伸縮式鏡頭在裡面。
按這裡檢視圖片
機身的底部,除了喇叭孔、microSD記憶卡槽、吊飾孔,最重要的就是還附有腳架孔,對於一些習慣用腳架的使用者來說,也是一個方便的設計。
按這裡檢視圖片
實際將GALAXY S4 Zoom放在腳架上示範一下,大概是這個感覺~在測試期間我有用腳架拍夜景照,可以參考後面的測試。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鏡頭的側面有個旋轉環,主要有兩個作用,在拍照的時候,是用來調整伸縮鏡頭的變焦環。平常操作手機的時候,旋轉一下可以快速進入場景模式,或是瀏覽照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就像這樣,在平常瀏覽手機時旋轉變焦環,可以快速進入自動模式、媒體瀏覽器、美顏模式、近拍、連拍、智慧場景這幾項。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鏡頭旁邊,提供通常相機才有,手機比較少見的氙氣閃光燈與拍照輔助燈。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只要一進入相機模式,鏡頭就會自動打開並且伸出來,離開相機功能後鏡頭就會自動縮回去並蓋上,以避免鏡頭摔到而損壞。然後以下三張,從側面觀察一下未開啟相機、開啟相機後未變焦、10背光學變焦時,伸縮鏡頭的比較。
※未開啟相機:
按這裡檢視圖片
※開啟相機、未變焦:
按這裡檢視圖片
※10倍光學變焦:
按這裡檢視圖片
螢幕方面是4.3吋540x960,材質則是Super AMOLED,與同期上市的GALAXY S4 mini是相同的。實機的螢幕顏色還是比較偏冷色調,延續Super AMOLED的高對比、高視角特質,但已經不會有兩年前GALAXY S II那種一眼看到就偏藍的感覺。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市面上的消費型相機大多以實體操作鍵為主,也有部份的機種採用觸控螢幕,但相對比例還不算高,而GALAXY S4 Zoom也是以觸控螢幕來進行操作與設定。在整體介面上,是延續GALAXY Camera的設計,但是又有些不同,加入了一些新的模式與功能,當然拍照的應用也比GALAXY S4多了一些。
每一次進入相機,都會看到右邊這四個圖示,完全懶得設定就選第一個自動模式,而25個智慧模式都在第二個智慧模式當中,要切換為手動是第三個專業級模式,最後一個我的模式是將常用的5個模式放在裡面。
按這裡檢視圖片
<< 1. 25種智慧模式 >>
這個拍照介面是從GALAXY Camera延續下來的,後來的手機像是GALAXY S4/S4 mini/S4 Zoom,還有GALAXY MEGA 5.8與6.3,都是採用這種圖像式來切換拍照模式,如果覺得要這樣滑動很累,也可以一次瀏覽12個模式,分成兩頁多可以看完。
按這裡檢視圖片
內建25種智慧模式,比起GALAXY Camera的19種、GALAXY S4的12種都還要多。跟比較類似的GALAXY Camera相較,增加了智慧模式建議、兒童攝影、近拍、戲劇連拍、橡皮擦、有聲照片。其中兒童攝影跟三星幾年前的相機一樣,在拍照前會發出可愛的聲音,引起兒童注意;而戲劇連拍、橡皮擦、有聲照片則是從GALAXY S4發表後,推出的新功能。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 2. 自訂5種常用模式 >>
也許是三星想要兩面討好一般使用者與專業使用者,但又發現模式太多反而更複雜,因此加了一個我的模式,可以把5種常用的模式,放到這裡面來快速切換。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我的模式當中按下右上角的編輯,就能進去這25種智慧模式以及專業級(手動模式)當中,挑選5個出來設定為我的模式。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有關於手動模式的設定,放到下一段實拍測試一起講會比較清楚。
<< 3. 細部設定 >>
從左上角的設定,可以設定一些拍照時的細節,比起之前GALAXY系列的手機都完整。拍照解析度設定最高可以輸出4608x3456的1600萬畫素照片,而3:2為1400萬畫素、16:9為1200萬畫素。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前鏡頭最高可以輸出1392x1392的1:1照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可以拍攝1080P/30fps與720P/60fps的影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至於前鏡頭,就只能錄製720P的影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錄影的時候,有消除風聲的設定。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可以把變焦、相機快門、開啟相機時的聲音都關閉。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指引線有4x4、3x3、交叉線或是關閉。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拍照的時候自動關閉螢幕的時間,這個與操作手機時的自動螢幕關閉,是可以分開設定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拍完照後瀏覽照片的時間,最長為5秒。
按這裡檢視圖片
拍照輔助燈若是不需要可以關閉。
按這裡檢視圖片
照片的儲存位置,內建的ROM只有8GB,實際可用也是比較少,建議用來安裝應用程式,照片還是存在記憶卡裡面。
按這裡檢視圖片
由於是手機的關係,即時分享的便利性還是大於傳統相機,可以設定照片分享的開關。
按這裡檢視圖片
由於想要多瞭解GALAXY S4 Zoom的拍照實力,我實際借回來測試將近10天,每天帶著它到處拍照,也測試一下攜帶起來,跟一般智慧型手機的差異。若是要隨手拍照,比起一般的智慧型手機,利用變焦環可以更快進入照相功能,搭配觸感不錯的實體快門鍵,在拍照的時候彷彿有種是在使用DC的錯覺。但我不是說它的畫質比較好,而是操作性上比起一般手機方便,即時分享又比相機迅速。
<< 1. 智慧模式建議測試 >>
在25個智慧模式當中,排在第一個的就是智慧建議模式,開啟後會自動根據所處的環境,透過半按快門的方式,偵測可以開啟哪一種模式。
按這裡檢視圖片
像是這樣,半按快門以後,螢幕下方就會出現三種建議的模式,可以設定為風景模式,近拍跟夜間模式都不正確。這種模式相當適合喜歡拍照,可是對於攝影原理又沒什麼概念的使用者,就照螢幕上給的建議即可。我的經驗是,三個建議模式當中至少有一個是符合的,如果沒有符合的話,就重新半按一次快門來偵測。
按這裡檢視圖片
-----
來到這一個場景,是新竹世博台灣館黃昏時的景象,自動偵測為建議日落、飽滿色調、背光輪廓三種模式,其實這三個模式都算正確,只是看要拍出什麼感覺的照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分別以黃昏模式與HDR模式各拍了一張,在黃昏時大光圈+ISO100不至於出現噪訊,我覺得畫質還不錯,但是我更喜歡HDR合成後天空比較偏藍的感覺。
※黃昏模式(F/3.1、1/32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HDR模式: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在室外光源充足時,利用自動模式與HDR比較顏色的差異,測過這麼多手機,三星的HDR模式算是比較不會抹過多顏色的,像是原本的藍色就讓它更飽滿,而不會在原本天空沒有藍色的地方,抹了藍色進去。
※自動模式(F/3.1、1/10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HDR模式: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開啟智慧建議模式靠近食物的時候,也會跑出食物與近拍的建議模式,一般開啟食物模式就可以,如果想要拍特寫可以開啟近拍模式,GALAXY S4 Zoom的近拍可以達到約3公分的距離。
按這裡檢視圖片
分別以食物與近拍模式各拍了一張,觀察EXIF值的數據是差不多的,但拍出來的顏色卻差異很大。食物模式的蘋果顏色明顯過艷,近拍模式比較接近真實,但1:1看近拍的細部畫質感覺不夠細膩。
※食物模式(F/3.1、1/20秒、ISO=4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近拍模式(F/3.3、1/25秒、ISO=4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同樣透過食物模式與近拍模式來拍冰淇淋鬆餅,也是產生不同的結果。近拍模式的色調比較接近真實,但食物模式把飽和度提高,讓鬆餅看起來顏色比較討喜。
※食物模式(F/3.1、1/6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近拍模式(F/3.3、1/1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2. 10倍光學變焦測試 >>
在光學變焦的部份,除了用鏡頭旁邊的變焦環操作外,其實螢幕左側也有觸控的Zoom in與Zoom out鍵可以使用,但我還是會經常不自覺去按音量鍵,畢竟音量鍵的位置比較接近一般相機的使用習慣
如果要比較變焦環與觸控鍵哪種方式比較容易操作的話,我會選擇觸控鍵。
按這裡檢視圖片
光學變焦達到10倍以後,不會再以數位變焦的方式往上增加。
按這裡檢視圖片
-----
以下連續三組以自動模式,測試廣角端與10倍光學變焦的望遠端。10倍光學變焦時,在室外手震的情形控制得還不錯,不過成像畫質油畫感稍微明顯了些。
※自動模式廣角端24mm(F/8.8、1/16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自動模式望遠端240mm(F/6.3、1/32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自動模式廣角端24mm(F/8.8、1/25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自動模式望遠端240mm(F/6.3、1/32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自動模式廣角端24mm(F/8.8、1/4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自動模式望遠端240mm(F/6.3、1/4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這一組是利用手動模式來比較,原本望遠端的快門速度也是設定為1/2000秒,但當下預覽時發現發現顏色太暗,就把快門的速度調快為1/500秒,結果如下~
※手動模式廣角端24mm(F/3.1、1/20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手動模式望遠端240mm(F/6.3、1/5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3. 美顏模式測試 >>
美顏模式也是目前針對女性訴求的相機或手機中,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開啟美顏模式後,要先拍完照再修圖,進入修圖畫面,可以放大眼睛、磨皮、瘦臉,效果非常誇張。在這個畫面時設定完要記得按儲存,不然照片可是會消失的...不會存起來。我試了很多次,如果想要讓美顏的效果自然一點,最好是正臉拍照不要側著拍,不然利用瘦臉或是放大眼睛特效時,很有可能後製後變成歪臉、大小眼
按這裡檢視圖片
後製後的效果,看得出來是有進行美顏效果的照片,其實在拍這張的時候,愛曼達是素顏的,不用化妝就能有透亮的肌膚。
※美顏模式(F/3.1、1/30秒、ISO=25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親自示範,就算是男生也可以玩美顏模式,但會針對個人的膚色來調整,而不是一味的美白。
※美顏模式(F/3.1、1/3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4. 手動模式測試 >>
手動模式是利用右邊螢幕上的虛擬觸控轉盤來旋轉,M模式可以自行設定快門速度(1/2000秒-16秒)、光圈(3.1與6.3)、ISO值(100-1600)、白平衡、測光方式、連拍方式,而曝光值是被鎖定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P模式除了快門速度與光圈以外,其它的都可以調整。
按這裡檢視圖片
C模式是色彩精靈,可以手動變更亮度、色彩飽和度、對比度與銳利度。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
由於沒有光圈先決或是快門先決,在測試手動模式的時候我都用M模式來測試,自由度會比較高。M模式方便之處在於可以自由調整快門速度,上週我剛好帶著兩隻黃金獵犬(必魯與波卡)出去玩,拍了一些照片,這兩隻在一年多前的挑戰寵物高速連拍 HTC One X完整測試第二彈也曾經登場過。
基本上我都將光圈設定為3.1,只是根據當下環境不同來調整快門的速度,尤其夏天室外太陽大,這台快門速度慢一點就容易過曝,但如果要從預覽畫面進去選單中調快門速度,總共要經過三層,略為不方便。
要拍寵物是不太容易的,因為你沒辦法控制牠們,尤其狗狗經常有很多微妙的表情,通常是需要透過DSLR或高階DC的手動模式,較為容易捕捉瞬間畫面,而且不會糊掉。一般手機雖然有連拍功能,但還是不如手動模式調高快門速度有效,GALAXY S4 Zoom在這方面需求是可以滿足的。
※手動模式M(F/3.1、1/8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手動模式M(F/3.1、1/16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手動模式M(F/3.1、1/320秒、ISO=2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手動模式M(F/3.1、1/32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順便透過錄影看一下兩隻狗玩接球可愛的模樣,雖然GALAXY S4 Zoom有光學防手震功能,但老實說效果不如預期來的理想。(1080P/30fps)
[embedded content]
<< 5. 夜拍+高ISO測試 >>
先用夜間模式來測試,結果跟上次以GALAXY S4來進行的【盲測比較】5款高階手機 10組照片夜拍測試結果是相同的,三星的夜間模式是利用連拍的方式,合成一張照片,所以輸出的照片才沒有EXIF值。優點是比起自動模式拍攝,會少一些噪訊;缺點是拍的時候若沒握穩的話,會合出失敗的照片。
※夜間模式: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夜間模式: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接下來固定光圈與快門速度,把ISO值當成變數來測試,從ISO 100、200、400、800、1600、3200都各拍一張。在這個場景當中,我覺得比較剛好的是ISO 800,而ISO 1600與3200都是噪訊過多了。
※手動模式M(F/3.1、1/5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手動模式M(F/3.1、1/5秒、ISO=2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手動模式M(F/3.1、1/5秒、ISO=4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手動模式M(F/3.1、1/5秒、ISO=8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手動模式M(F/3.1、1/5秒、ISO=16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手動模式M(F/3.1、1/5秒、ISO=32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6. 最長快門時間測試 >>
搭配腳架將快門時間調到最長,來測試夜拍,快門速度設定為16秒,可以成功拍出光軌效果,不過還是有點過曝,暗處的噪訊也是有點多,但仍能勝過市面上絕大部份手機。
※手動模式M(F/8.8、16秒、ISO=2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手動模式M(F/8.8、16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7. 其它實拍照 >>
其它的模式,像是兒童攝影在拍照時可以發出聲音吸引住異,動態凝結是提升快門速度捕捉快速移動的物體,光軌效果也是利用延長快門時間的方式達到的,這幾個其實都可以利用手動模式來達成,對於手動模式不熟悉的人可以直接開啟上述的模式。而戲劇連拍、有聲照片雖然是GALAXY S4以來推出的新功能,但我個人覺得派上用場的機會不多,就看怎麼應用。其它測試的實拍照片如下~
※風景模式(F/3.1、1/5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自動模式(F/3.1、1/4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自動模式(F/3.1、1/25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風景模式(F/8.8、1/32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風景模式(F/8.8、1/5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自動模式(F/3.1、1/40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食物模式(F/3.1、1/20秒、ISO=4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食物模式(F/3.1、1/30秒、ISO=1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食物模式(F/3.3、1/25秒、ISO=125):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食物模式(F/3.1、1/30秒、ISO=125):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日落模式(F/3.1、1/15秒、ISO=400):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全景模式:合成解析度為4224x416,約為176萬畫素。發現跟之前使用GALAXY S4的經驗比較,失敗的機率比較高,而且合成的照片也比較小張。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此檢視原始檔◎
<< 8. 照片瀏覽與編輯 >>
在瀏覽照片的時候,點選詳細資訊可以看到EXIF的詳細內容,顯示的介面也跟相機比較像,可以顯示ISO、曝光值、光圈、快門、閃光燈、拍照時間、檔案大小、解析度、焦距、白平衡等,相當完整。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相簿的分類方式預設是以資料夾分類,也可以改成時間、位置、人物、我的最愛、螺旋狀介面。
按這裡檢視圖片
瀏覽照片時,右上角可以進入照片的編輯。
按這裡檢視圖片
裁減功能,可以把照片變成其它的比例,建議拍照時設定為4:3是比較廣角的,拍完再裁成16:9。
按這裡檢視圖片
也可以利用套索,裁剪成不規則的形狀。
按這裡檢視圖片
當然,也有各種的顏色與特效處理。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比較特別的是就算不是GALAXY Note系列,也有提供照片的繪圖功能,利用五種筆觸在照片上註記或是塗鴉,但要搭配手寫筆會比較好用。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GALAXY S4 Zoom主打的是相機功能,而手機的操作介面則是延續今年GALAXY S4的Android 4.2.2版本,不過在軟體功能上縮水蠻多的,大致上與GALAXY S4 mini差不多。
提供S Memo、S Planner、S Translator、S Voice、Group Play、Paper Artist、故事相簿、Trip Advisor這些軟體,但GALAXY S4 Zoom多了一個Photo Suggest的相片建議功能。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 1. 手機設定 >>
在連線方面,支援NFC、S Beam、DLNA、Screen Mirroring、Wi-Fi Direct、藍牙4.0這些無線傳輸。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有簡單的動作設定,利用手勢來操作體感撥號、動作提醒、縮放、移動圖示、瀏覽圖像、播放與暫停,但是不支援懸浮預覽。在智慧螢幕的部份,支援智慧螢幕與智慧旋轉,但不支援影片的智慧暫停與網頁的智慧捲動。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 2. 相片建議 >>
相片建議這個軟體,是針對愛拍一族設計的,走到哪拍到哪,不知道要拍什麼的時候可以打開軟體看一下,附近的別人曾經拍過什麼景點。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瀏覽照片的時候,可以用不同尺寸的縮圖方式來查看。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相片建議這個軟體,是引用自Panoramio這個分享照片的網站。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 3. 多媒體功能 >>
在音樂的播放介面上,也是跟GALAXY S4相同的,沒有太特別的地方。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音樂廣場要手動掃描手機當中的音樂,會根據刺激、熱情、冷靜、歡樂四個象限分類,隨著心情不同聽音樂。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通知區、解鎖畫面上,都可以操作音樂曲目的播放、暫停與跳曲。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影片播放器當中,雖然不支援懸浮預覽功能,但每一部影片會以無聲預覽的方式播放,這也是之前GALAXY S III就有的功能。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影片格式方面,我測試了1080P的MP4、AVI、WMV、MKV都可以順暢播放,FLV播放起來略為lag,而MPG則是不支援。值得稱讚的是,它的喇叭音量比起GALAXY S4與GALAXY S4 mini都還要大聲。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看影片的時候,如果錄製的影片比較長,也可以利用不同的章節來預覽。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另外,還能設定播放速度、EQ與字幕。
按這裡檢視圖片
雖然硬體規格不高,影片播放器也支援多工視窗,可以縮小視窗後,一邊看影片一邊做其它事情。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最後要來看一下效能測試的部份,由於處理器為三星Exynos 4212雙核心1.5GHz,效能上只有比兩年前的第一代GALAXY Note與GALAXY S II的Exynos 4210略好,因此掛上GALAXY S4 Zoom這個名稱其實有點名不符實。
手機的型號為C101,跟之前其它GALAXY系列手機皆為i開頭是不同的。同為GALAXY S4的家族,GALAXY S4是i9500、GALAXY S4 mini是i9190、GALAXY S4 Active是i9125、GALAXY S4 LTE-A是i9506。
按這裡檢視圖片
借來的測試機內建空間是16GB,但請特別注意市售版只有8GB,實際可用的就更少了,差別在於能安裝應用程式的空間不多。另外,支援64GB的記憶卡與OTG擴充,這都是近期三星手機共通的優點。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RAM有1.5GB,不過跟GALAXY S4以來手機的缺點一樣,內建背景常駐的軟體較多,使得可用的空間比起同規格的手機還要少。
按這裡檢視圖片
以Quadrant Advanced跑出來的分數為4647分,與去年主流的四核機分數差不多。
按這裡檢視圖片
處理器時脈為200~1500MHz,GPU為Mali-400 MP。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安兔兔測試出來的分數為11260分,可以跟Tegra 3分數接近,但跟三星自家的GALAXY S III以後的旗艦機比,就還是有一段差距。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安兔兔的硬體測試內容~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Geekbench 2測試的結果為1232分,分數是介於三星自家的GALAXY S II與S III之間。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至於瀏覽器的效能,Vellamo Score測得的HTML 5為1717分、METAL為525分,屬於中前段班。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在3DMARK的測試方面,Ice Storm與Ice Storm Extreme分別為3175與2386分,顯示GPU跟目前主流的四核心處理器有段差距,比較不適合玩3D遊戲。
按這裡檢視圖片
<< 優點 >>
◇ 機身上有吊飾孔可以搭配吊飾或是相機背帶使用,也有腳架孔可以搭配各種腳架外出拍照。
◇ 是目前市面上唯一有10倍光學變焦的照相手機,相較於一般手機利於拍攝遠景。
◇ 對於一般人來說,利用25種內建的智慧模式(是目前三星的手機與相機當中最多的),或是開啟智慧場景建議,就幾乎能應付生活所需了。
◇ 支援手動模式,可以調整快門速度、光圈、ISO,對於攝影概念有基本認知的人來說,操作起來靈活度會比較高,不過用觸控的方式操作手動模式,也要花一段時間來習慣。
◇ 內建的美顏模式,可以放大眼睛、磨皮、瘦臉,即使處理出來的照片有點失真,不過最近很流行這種類似的自拍神器,有這樣的拍照模式對女生來說反而是加分的。
<< 缺點 >>
◇ 全新概念的手機,也改變一般人的使用習慣,像是手機的握感變得不太一樣,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也比較不容易找到合用的手機保護殼、套。
◇ 美其名為GALAXY S4 Zoom,不過硬體規格跟GALAXY S4差了一大截,螢幕只有4.3吋qHD、處理器只有雙核1.5GHz、ROM只有8GB,還有軟體也少了很多,像是懸浮預覽與雙鏡頭攝錄,操作起來也沒有像GALAXY S4這麼流暢。
◇ 拍照品質可以勝過大部份的照相手機,但要跟同價位的消費型相機比較,還是有一段差距,實際成像感覺比較鬆散,立體感不是很好。
◇ 全景模式,使用的過程不如GALAXY S4順手,合成後的畫質比較不好、畫素也偏低。
◇ 光學防手震效果不是很理想,尤其是錄影時幫助不太大。
如果是以隨身型消費型相機評分的話,我會給80分;不過以手機的角度,規格實在不夠到位,只有70分的水準,比較難獲得規格控玩家的支持。若是至少有GALAXY Camera同等或更高的螢幕與處理器,這樣對於規格控的人來說,吸引力就大增了。
這次好像有點在寫相機測試的感覺,連編輯的角色也要「跨界」了
...但別忘了GALAXY S4 Zoom的本質還是一台手機。
-----
最後是回文送贈品時間,不用任何條件,有回文就可獲得這兩款CRESYN耳機C300H與C550S的抽獎資格,共抽出兩位,只要在8月8日晚上23:59前回覆即可囉~抽到的名單會再公佈上來。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