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辦了澳洲的打工旅遊簽證,一個人跑到澳洲去Working Holiday。其實早在自己退伍的時候就很想去了,但那時後沒錢也沒膽,這個念頭就乖乖放著,工作一直到現在都快逼近三十了才發現,自己還是很想去試試,所以就拎著行李箱跟攝影器材出發。
這次帶的器材有:
Nikon D600
Nikon 18-35mm f/3.5-4.5D
Nikon 50mm f/1.8D
Nikon 80-200mm f/2.8D(小黑三)
Giottos MT9242腳架
由於預算有限,所以超廣角與望遠鏡頭都是超過10年的二手貨。林林總總加起來大約4.2公斤,好重阿!而網路上關於18-35mm f/3.5-4.5D這顆鏡頭的評價不多,用過的人除了說它輕巧以外,而且還有畫質不佳的評價,但實際拍攝的照片滿少的,所以寫一篇遊記,順便分享我對於這顆鏡頭的感想。
選擇墨爾本只是因為有朋友住在這裡,想要來拜訪。第一天進到背包客棧Greenhouse,聽朋友說這在澳洲的背包客棧裡算是四星級以上的,結果一開門...怎麼這麼亂阿?

朋友們:「哎呀這樣算乾淨的啦!」

說來慚愧,都快30歲的人了,第一次自己照顧自己。在背包客棧你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料理,右邊的韓國女生正在煎兩片很大的牛排。澳洲的牛肉便宜,所以你可以看到不少人的晚餐都是一片牛排、一片起司,還有一些蔬菜來渡過。

圖中的女生是我的好友Anita,我是在背包客棧發現她鉛筆盒上貼了台灣的國旗而認識的,結果還發現她是高中的學姊呢!
超廣角很適合帶背景的特寫,這顆18-35mm的最近對焦距離是45公分,所以沒有辦法拍得很近。Anita正在準備義大利麵的料,我負責放麵,阿不過一直顧著拍沒喬好構圖,所以那鍋麵就焦了,而且我還把學姊放在畫面左邊,所以整個就被拉胖了,學姊對不起...

出國沒帶吹風機,八月的墨爾本又冷颼颼的,晚上的室內溫度可能都在10度左右,頭髮沒乾怎麼辦?沒關係,趁著浴室沒人的時候拿烘手機吹頭髮吧!

墨爾本的工作不怎麼好找,所以我每天都會待在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使用免費的網路找工作。這座圖書館至今有158年的歷史,中間的圓頂廳實在是超級美的,我非常享受在這裡的時光,各位如果有到墨爾本市區的話請務必要來這裡看看。

連接墨爾本CBD與Southbank的橋Sandridge Bridge,上頭有許許多多玻璃,寫著世界各地移民到澳洲的人口分布狀況,裡頭也有一個「Taiwan」。

之後我找到一份麵包店的工作。雖然我在進去之前只會吃麵包,沒想到職位也變成了麵包師父。我們每天平均要出4車,大約600~800個麵包。

海港區Dockland在某一週舉辦了爵士音樂節,有趣的是他們在台下鋪了一塊假草皮,台上演奏時就會有人自願上去跳舞。我記得在台北大稻埕碼頭也會有一些叔叔阿姨隨著台語歌起舞,或許大家聽到喜歡的音樂都會想手舞足蹈一番。

在墨爾本三個月我換了三個地方住。這是我最後一個月住的地方。我與三個馬來西亞人同住,四個人睡兩張床讓我好不適應,但便宜嘛~而且,他們雖然沒當過兵但起床都會摺棉被,讓我覺得好慚愧...

睡覺實況,這是我使用D600內建的間隔攝影所拍的,怕吵到大家所以每「30分鐘」拍一張照片。相機與腳架放在衣櫃的上方拍的。實際的亮度遠低於照片,這張照片以ISO800、f/5.6、曝光30秒拍攝而成,可以想像原本的亮度有多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