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一直在觀察一些政經事件的發展,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不論是在政治上或者是經濟上,民眾對於「魔鬼藏在細節裡」越來越重視,但同時也反映出台灣許多政經問題不透明的程度。
就從台北市兩位市長候選人來說,在這場選戰中,相信很多關心的人開始了解到原來「資訊不對稱」所造成不公平競爭,其實就是台灣貧富不均的主因。
有錢人想藏錢不難,灰色地帶一堆
比如,連勝文的金衛TDR事件和康師傅退傭事件,從不斷被爆料的數據和資料上,原來所謂的人際關係網路就是建立在金錢利益上。
光是財產一項,外界質疑的為何連勝文為何從住家到用車,都不是自己名下,居然都是其他人所屬或基金會名義持有,那麼台灣到底有底有多少基金會成為了財團和權貴用來隱藏財富的白手套?這樣的法規,難道不值得執政黨立委們把法務部、內政部、審計部、教育部、金管會都找來,好好檢討一番嗎?
這些表面上看似都合法,但法律所能約束的是黑與白的界定,卻無法剖析灰色地帶所帶來的不公平,這其實就跟台灣內線交易案雖然起訴率高,但定罪率很低是一同樣情況。
但就像筆者曾經在本專欄寫過,美國政府追究華爾街銀行業在次貸風暴中惡意詐欺的行為一樣,政府公權力的伸張就是確保金融體系根基──信用──的最大支持力;如果相反的,政府公權力不彰,那麼危及就是金融體系,而這些都是百姓的錢。
中國跑來向台灣的銀行借錢,民眾存款不知保障在哪
就像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銀行業對中國曝險,雖然目前已經發生呆帳的比例相對於總曝險部位不高,但誰都不能保證中國不會出現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特別是地方債問題,日前中國北京官方已經放話,對於地方債不會救助,這樣的切割是否凸顯問題大到中央官方無法承擔。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