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網誌版:http://pitasi.pixnet.net/blog/post/188108733
依山傍水的三芝,好幾年未曾造訪,這次有機會走訪三芝,一起看看秀麗的風景,品嘗在地的美食,拜訪藝術家,三芝雖然不是國人旅遊地首選,但慢慢走訪、細細體會,也可以發覺它的靜與美。
三芝遊客中心真的好大啊~~~以前全台灣跑透透時,每到一個地點總是忙著尋找遊客中心,因為所有想知道的訊息與資料裡面都有,從交通到美食,服務人員又親切,遊客中心在我心中的分數極高。
到三芝可到八連溪有機生態村轉轉繞繞,這裡根本就是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這次到生態村有解說老師帶領,我過去主修園藝、植物病蟲害等,對於老師的講解,好像回到田間實作課,複習專業科目,老師說得口沫橫飛,我也聽得津津有味。
八連溪有機生態村的導覽解說:林義峰老師 0988-589-701
台灣產茭白筍最有名的產地,大家第一反應都是南投埔里,也確實,埔里為了推銷茭白筍也下了很多功夫,經過人為的灌溉系統、日照切換系統等,使茭白筍適應人為操控環境,而有口福的就是大家,一年四季都有茭白筍可以吃,而埔里的產量還高到可以外銷呢!
但是你們知道全台灣最好吃的茭白筍在哪嗎?「三芝!」茭白筍的「正常產季」在每年九月下旬到十一月中旬左右,此時的茭白筍最為甘甜,而因為「中時」所以病蟲害也最少(這下應該知道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茭白筍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了吧?!)三芝的茭白筍是採用活水灌溉,加上吸收天地日月精華一年只有一穫,品質好、甜度高、肉質鮮嫩,因為量少所以在市面上的價格也較高些。近年來三芝地帶種植茭白筍的筍農越來越少,老一輩紛紛退下來,年輕一輩又不願接棒,更顯三芝茭白筍的可貴。
近年來因為全球氣候變遷,嚴重衝擊茭白筍的種植生態。茭白筍是禾本科菰屬,也就是跟水稻是兄弟,但是茭白筍跟水稻長得完全不一樣啊?!那是因為自然界中的菰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寄生在菰莖中,刺激薄壁組織生長,使莖膨起來,也就是我們食用的部位。茭白筍生成的重點在菰黑粉菌,它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度,但這幾年的夏天越來越熱,不利於菰黑粉菌的生長,導致茭白筍中無寄生菌,反而開花結果,產生菰米。在古代帝王食用六米,其中之一就是菰米。
拜訪三芝這天剛好遇上無毒有機課程的結業典禮。聽說這課程很搶手,30~40個名額有100多人報名參加,一共受訓3個月,課程內容充實豐富,還有田間實作課耶。
每個星期六、日,這裡都有農夫市集,這些蔬菜都是三芝農民自種自賣,因為品質好,也吸引許多人來此購買。
三芝版的綠野仙蹤,放眼望去都是綠色,感到心曠神怡,貪婪地多呼吸幾口,將芬多精帶到身邊。
咸豐草vs青帶鳳蝶。咸豐草是從外地引進,最初的目的是為了作為蜜源植物,但它的繁殖力太強,遍地都是。而魔鬼氈的運用原理也是來自咸豐草,真奇妙。大學時期上昆蟲學,最喜歡鱗翅目那章節,背了「翅脈圖」覺得很有成就感。
這塊田是有機無毒課程的實作課專用,學員們從做畦、播種、澆水、除蟲通通都要自己來,之後收成就可以帶回家煮來吃了。(話說我也是念農業方面,以前也沒少下過田,但是自個兒種花都會種死,屢試不爽,堪稱是黑拇指來著)
這是淨化池,真的覺得三芝這社區很用心在整治自己的家園,田地是農民自發提供作為淨化池之用。一共有許多關卡,先是集水池,所有廢水都匯集到集水池,水中的重金屬會往下沉,累積到一定程度會撈出來做處理。之後水流經布袋蓮,因為布袋蓮根系發達,可以加強淨化水質,之後再流到下一個池子,反覆如此,最後就會有很乾淨的水了。
香蕉是最不環保的樹種,因為長大之後只能結一次果實,之後就會死掉,旁邊會冒出新的吸芽繼續成長,每次長完香蕉就又是「打斷重練」,又要重新吸收養分,一直循環下去。
-----
午餐在三芝這家大名鼎鼎的「番婆林觀光花園」用餐。番婆林有超大盎司的平價牛排跟觀光花園(也可用餐),時間近午,的確是飢腸轆轆,該吃飯了。
遊覽車停在上面平緩一點的停車場,聽同車的人說:「超級陡!!!」我們一行人步行約5分鐘往下走,路上都是柏油路,所以非常好走,原本以為很陡(我有懼高症)爬過曼谷的鄭王廟之後對「陡」已經重新改觀了。(笑)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313516
原來一排排的溫室都是吃飯的地方,紅色大圓桌有著傳統吃飯的氣氛,而佳餚的美味程度也是不遑多讓。
來到三芝一定要吃當地食材,除了減少碳足跡之外,當季食材永遠是最新鮮味美。午餐少不了茭白筍,真的很甜,就算是水煮也很有味道,可以吃到茭白筍原本的味道。香椿煎蛋也好香好好吃。
-----
吃過午餐後,參觀八甲柴窯,這位藝術家是許俊翔,他本身從事柴窯藝術創作超過20年,他的家人也是相關藝術創作者,可說是從小耳濡目染成為藝術家。
老師說柴窯的燒製過程非常辛苦,先要收集木材,北部多以相思木為主,南部則是龍眼木,這是因區域性的關係。之後將捏好的陶器品(累積相當數量)小心翼翼疊進這個窯坑裡面,要連續燒上4天4夜不間斷,每隔10分鐘就要加柴火,溫度一直加溫到1250度,四天過後冷卻就可以將作品取出。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313516
隨後到許老師的創作工作室參觀,看了許多成品,老師說這些陶器的顏色都是大自然的顏色,沒有經過任何上釉或是顏料,像是陶器較黑的是使用原礦土做成,每一種土質經過鍛燒、含鐵量甚至是在窯洞內的擺設,氧化還原作用時,氧化是「氧化數增加」,陶器會比較偏黃色,還原是「氧化數減少」,陶器就會偏綠。聽完之後嘖嘖稱奇,大自然真的好奇妙。
許老師也補充說道:「一方土水一方陶」因此經常在颱風過後,土礦跑出來時去採土,可以做出許多意想不到色澤的陶器。
-----
最後回到三芝遊客中心這邊悠轉,我很俗的那天才知道前總統李登輝是三芝人,後面的房子就是當年李登輝的家,現在旁邊的廂房還是李登輝的親人在住,聽說每逢過年,李登輝都會回到老宅發紅包,三芝人習慣讓小朋友每年都來領紅包,討個好彩頭。
這是子彈道,早期三芝這一帶有許多海盜出沒,居民為了安全,留這一條縫,槍口向外可以擊壞人,但是現代這已經越來越少見,許多住家都將子彈道縫隙封死,因為會有風灌進去,在李登輝老宅一帶,只看到這一個了。
三芝一帶有許多阿婆會潛到海底採石花,曬乾後再煮,最後凝固變成石花凍,成為北海岸的特色小點心。
經過一天在三芝的小旅行,覺得還是有好多地方還沒有發掘,真心期待大家到三芝要放慢腳步,好好品嘗每一個當下,多與當地人交流,或許會有其他不同的收獲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