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慧型手機近期呈現兩個趨勢,第一是低價高規手機正夯、第二將既有手機改款為4G LTE版。在對岸素有「紅米殺手」、「碾米機」稱號的HUAWEI榮耀3C,3G版在5月時已經上市,這個月順應4G潮流推出LTE新版,且直接攻頂引進最高階的2GB RAM + 16GB容量版。跟5月時的3G版本比較,此次除了升級為4G、容量加倍為16GB以外,處理器也從聯發科MT6582四核心1.3GHz換為海思Kirin 910四核心1.6GHz(與榮耀X1相同),效能小幅提升。軟體更是升級為Android 4.4.2 + Emotion UI 2.3最新版,與華為不久前上市的旗艦機Ascend P7一樣,整體而言可以說是改款幅度很大的一款手機。
這種類型的低價高規格手機,大家最關心的當然就是價格了。榮耀3C 4G版比照大陸前幾天一波降價後的售價1099人民幣,訂為5490元是目前最超值的4G手機之一。其實現在市面上也有不少低價的4G手機,像是Asus ZenFone 5、InFocus M510/M511/M2、HTC Desire 610,這次我借來規格相近,目前在台灣人氣也超夯的ZenFone 5一起比較。
(左為榮耀3C、右為ZenFone 5)
榮耀3C與ZenFone 5在硬體規格上其實有很多相同處,都是5吋720P螢幕、2GB RAM與16GB容量、800萬畫素主相機,其它方面則是各有勝負。在4G LTE方面,ZenFone 5支援台灣700/900/1800MHz全頻,榮耀3C雖沒有全頻但有支援大陸主推的TD-LTE 2500MHz。剩下的部份,榮耀3C贏在500萬畫素的88度廣角前鏡頭、可換式2300mAh鋰電池、陀螺儀,ZenFone 5勝在支援GLONASS與Miracast、記憶卡擴充性較佳。
以下是本次的測試重點,在四月底時已經分享過3G版了(紅米殺手來了 HUAWEI榮耀3C台灣版測試),這次著重於與ZenFone 5 LTE版的比較:
◆榮耀3C vs ZenFone 5 4G版外型比一比
◆榮耀3C 4G版升級為Android 4.4.2 x Emotion UI 2.3
◆榮耀3C vs ZenFone 5 相機比較
◆榮耀3C vs ZenFone 5 硬體與效能比較
◆榮耀3C vs ZenFone 5 電力比較
◆測試總結
現在市面上還有少量的榮耀3C 3G版,在賣完以後就不會再引進了,之後主推4G版,畢竟價格只多了500元,卻支援4G而且容量加倍,3G版就顯得不夠超值。
◆榮耀3C vs ZenFone 5 4G版外型比一比 |
左邊的是ZenFone 5、右邊的是榮耀3C,兩支都採用觸控式實體按鍵設計,螢幕也都是紮紮實實的5吋,按鍵未佔用到螢幕的面積。雖然都是5吋,不過ZenFone 5的螢幕佔機身比例較低,使得機身比榮耀3C明顯長了一截,然而巧妙的是重量都是145g。
從背面看可以發現ZenFone 5 的四個圓角設計很明顯,榮耀3C就顯得較為方正。
榮耀3C 4G版改為類似GALAXY Note 3那種仿皮革紋路的塑膠背蓋,3G版是亮面鋼琴烤漆,4G版握起來比較不滑手,也不會留下指紋了;ZenFone 5是類似皮革漆的霧面塗裝,有抗指紋的設計,使用時不容易沾染指紋。
厚度方面,這兩支都不算是超薄型手機,榮耀3C有9.2mm、ZenFone 5更是達到10.34mm。雖然ZenFone 5機身後方有圓弧修飾讓手感比較好,不過我個人認為ZenFone 5機身太長使得單手操作螢幕不太容易;而榮耀3C比起ZenFone 5薄了一點,但在握感上還是偏厚。
兩支的按鍵配置也有點像,左側都沒有按鍵,右側的電源鍵與音量鍵剛好相互顛倒。
側面的按鍵材質,ZenFone 5採用類似同心圓的金屬烤漆,質感比榮耀3C好,不過觸壓的回饋感倒是榮耀3C比較舒適。
耳機孔都在機頂,5pin的microUSB槽都在底部。
比較一下按鍵,ZenFone 5的排列順序是返回、Home鍵(長按往上進入Google搜尋)、多工鍵,榮耀3C是返回、Home鍵(長按是Google搜尋)、Menu鍵(長按是多工)。令人遺憾的是,兩支都沒有按鍵燈,尤其是榮耀3C的白色按鍵顏色較淡,在比較昏暗的環境下機乎是看不清楚。
兩支的背蓋都可以打開,榮耀3C的背蓋尤其好拆。microSIM卡槽與microSD記憶卡槽都在背蓋內,而ZenFone 5無法自行更換電池,有些人或許會很在意這點。
榮耀3C與ZenFone 5有個共同優點,那就是都採用全貼合式的螢幕,少了縫隙讓螢幕看起來比較服貼,觸控時也比較靈敏。很多低價手機在螢幕上都沒有全貼合,使得操作上的觸感與視覺還是差了一些,這兩支我覺得相對算是好的。
榮耀3C 4G版內建可調螢幕色溫的功能,我把色溫設定為預設值與ZenFone 5比較,ZenFone 5的螢幕色溫比較偏冷,但是ZenFone 5的螢幕飽和度明顯勝過榮耀3C,同時使用一陣子以後,總覺得榮耀3C螢幕色澤淡淡的,ZenFone 5比較討喜。
◆榮耀3C 4G版升級為Android 4.4.2 x Emotion UI 2.3 |
先前榮耀3C的3G版還是Android 4.2.2與Emotion UI 2.0,4G版一併升級為Android 4.4.2與Emotion UI 2.3,與華為自家最新旗艦機Ascend P7相同。Emotion UI 2.3將整體的操作介面美化不少,也加入了一些實用的功能,像是螢幕鎖定時按兩下音量鍵直接拍照、自拍小視窗預覽、超級省電模式,不過榮耀3C的4G版比起P7還是少了手套模式、懸浮操作按鈕、單手操作模式。
在行動網路設定中,優先網路的預設值已經是自動選擇LTE/WCDMA/GSM,正常來說插入4G的SIM卡後就會找到4G網路。在通知區當中,也多了一個4G網路的開關,若是覺得訊號不佳或是快要沒電了,也可以手動關閉以減少搜尋4G網路的電力消耗。
之前台版的榮耀3C無法下載線上主題,4G版升級為Emotion UI 2.3之後,不僅可以套用更豐富的主題,自訂的選項也更多,像是螢幕鎖定樣式、螢幕鎖定轉場動畫、桌布、應用程式圖示、字型、各種提示鈴聲分別設定,大陸版的Emotion UI 2.3還有雙擊喚醒螢幕,不過台灣版現在沒有。
Emotion UI 2.3多了一個雜誌解鎖樣式,會自動上網去找一些精緻的照片來當成桌布,設定為此模式時,每次開啟都是不同的背景桌布。下方有隱藏式選單,往上滑以後可以手動切換桌布,並存到手機當中。下方還有四個功能快捷鍵:日曆、計算機、手電筒、鏡像,不過這四個無法自訂更改為其它功能或排序。
簡易模式之前的版本就有,會特別提的原因在於,在榮耀3C首賣會的時候,我在現場看到幾位婆婆媽媽買了手機開箱後,立即把手機設定為這個模式,可見這種字體特大、介面簡單的老人模式是有市場需求的。
前面有提到4G版榮耀3C可以設定色溫,先前台灣3G版是不行的。有時Emotion UI雖然版本相同,但跟大陸版相較之下會少一些功能,大家在購買前還是要查一下網路資訊,看對岸的資料不一定跟台版相同。
在省電模式當中,除了一般模式與智慧模式,Emotion UI 2.3多了一個新的超級省電模式。
所謂的超級省電模式,就是把手機內的各項功能都關閉,只剩下撥號、簡訊、聯絡人等基本功能可用,讓手機恢復為單純通訊功能,這種模式三星與HTC手機也都有。
在手機管理員裡面有各項提升手機效能的工具,像是清除儲存空間、防止干擾、通知管理員、網路應用程式(Wi-Fi與行動網路流量分開計算)都很實用。
Android 4.4.2作業系統的開發人員選項中,原生應該有一個將性能全開的ART模式,不過榮耀3C裡面目前是沒有的,有點可惜。
在拍照介面當中,新增加一個相機快速啟動模式,按兩下音量鍵可以啟動相機,或是直接拍攝一張照片,類似盲拍的作用。不過,我實際測試過之後發現,若是要直接拍攝快照,不適合用於近拍,會來不及自動對焦而使得照片糊掉,只適合拍攝遠一點的風景,這項功能目前在P7上比較好用。
Emotion UI 2.3一樣有強大的美顏功能,設定倒數計時之後,螢幕的右上角會顯示一個小視窗用來預覽。此外,由於這個小視窗的位置比較接近前鏡頭,也是提醒使用者眼神要移動到鏡頭的一種方式,避免快門按下時眼睛是看著螢幕而非鏡頭。
榮耀3C與ZenFone 5背面的主相機都是800萬畫素、F/2.0大光圈,相機畫質也是大家很關心的一部份。這次先不談操作介面的比較,直接比較輸出的畫質差異,以下是多個場景的實拍測試照,歡迎大家點開原始檔來比較看看。如果以白平衡來看,榮耀3C的表現明顯比ZenFone 5好,ZenFone 5在室外的時候容易偏紫、室內遇到黃光又容易偏紅。若是打開原始檔比較畫質,那麼ZenFone 5的細膩感則是勝過榮耀3C,榮耀3C的成像顆粒感很重(感覺是原廠預設銳利化過頭),尤其是拍攝近物時最明顯。
■榮耀3C
■ZenFone 5
---
■榮耀3C
■ZenFone 5
---
■榮耀3C
■ZenFone 5
---
■榮耀3C
■ZenFone 5
---
■榮耀3C
■ZenFone 5
---
■榮耀3C
■ZenFone 5
---
■榮耀3C
■ZenFone 5
---
■榮耀3C
■ZenFone 5
---
■榮耀3C
■ZenFone 5
---
來到夜間場景,榮耀3C並沒有夜景模式,透過內建的智慧模式,就可以應付大部份的場景了。以下分別用榮耀3C的智慧模式、ZenFone 5的自動模式、ZenFone 5的低光源模式(又稱為貓頭鷹模式)進行比較,ZenFone 5的低光源模式輸出只有200萬畫素而已,其它都是正常的800萬畫素。
測試的結果,發現榮耀3C在夜間自動感光的實力比較好,該暗或是該亮的地方都有呈現出來。而ZenFone 5的夜間模式似乎是把對比拉太高,使得原本暗處的地方變得更暗,有光源的地方也過於偏黃。若是開啟ZenFone 5的低光源模式,縮圖預覽時會覺得十分討喜,不過放大後就會發現亮處都過曝了,而且噪訊明顯變很多,比較適合只在手機上瀏覽使用。
■榮耀3C
■ZenFone 5自動模式
■ZenFone 5低光源模式
---
■榮耀3C
■ZenFone 5自動模式
■ZenFone 5低光源模式
---
將背面的主相機都開啟美顏模式後進行比較,榮耀3C的美顏級數設為5(1~10)、ZenFone 5設為3(1~5),美顏的效果其實都很不錯,但ZenFone 5由於抹比較大所以膚質看起來比較好,臉頰也比較紅潤,實際上麻豆的臉沒有這麼紅。
■榮耀3C
■ZenFone 5
---
在比較前鏡頭時,由於ZenFone 5發生一點小問題沒有記錄下來,只拍到榮耀3C而已,之後若是有機會再補上。榮耀3C的前鏡頭有88度廣角,自拍時手機不用距離身體很遠,就可以輕鬆拍到半身以上的照片。下面兩張的美顏級數也是設定為5,華為的美顏效果其實蠻自然的,畫質處理不會抹過頭,女孩們應該會喜歡,不過室內黃光下會使得膚色較為偏紅。
■榮耀3C前鏡頭
■榮耀3C前鏡頭
◆榮耀3C vs ZenFone 5 硬體與效能比較 |
榮耀3C的3G版採用聯發科MT6582四核心1.3GHz處理器,4G版改為海思的Kirin 910四核心1.6GHz解決方案,架構上從ARM Cortex-A7改為A9,效能整體而言是小幅提升。ZenFone 5的3G版為Intel Atom Z2560 1.6GHz,4G版則是改為相容性比較高的高通S400 MSM8926四核心1.2GHz,以下在初次開機時先比較一下效能跑分。
先附上測試時的軟體版本截圖,榮耀3C是H30-L02V100R001C900B106。
ZenFone 5的軟體升級頻率較多,我測試時的版本如下。
榮耀3C的實際可用儲存空間約有11.54GB,支援記憶卡擴充至32GB(部份SanDisk與創見記憶卡可使用64GB),也支援OTG傳輸。
ZenFone 5的實際可用容量約為11.28GB,最大可擴充至64GB記憶卡、支援OTG傳輸。
RAM都是2GB,在未安裝第三方軟體前、開機約10分鐘後,榮耀3C約還有1.2GB可用、ZenFone 5開機將近100小時後仍有1.1GB可用,都算是很充足的。
透過CPU-Z來查看硬體資訊,榮耀3C的處理器架構是ARM Cortex-A9、時脈是208MHz ~ 1.6GHz、GPU是Mali-450 MP。
同樣以CPU-Z來測試ZenFone 5 LTE的處理器架構是ARM Cortex-A7、時脈是308MHz ~ 1.19GHz、GPU是Adreno 305。
以Quadrant Advenced進行效能測試,榮耀3C得到偏低的6738分、ZenFone 5得到8844分。
以大家最為熟悉的安兔兔進行測試,榮耀3C得到20190分(約與Desire 816等手機的高通S400四核心1.6GHz不相上下),ZenFone 5只得到17445分,不過安兔兔對於CPU的性能評價似乎是ZenFone 5大於榮耀3C。
在較具權威性的3DMARK測試方面,測試720P的Ice Storm、1080P的Ice Storm Extreme、極限的Ice Srorm Unlimited,榮耀3C的分數分別為5832、3975、5747分,ZenFone 5分別為5685、2891、4709分,榮耀3C在3DMARK的各項分數都比ZenFone 5高。若是跟目前主流高階的高通S800、S801比較,其實都可以輕鬆破15000以上,這兩款跟旗艦手機的效能比起來還是有段差距。但別忘了,這兩款手機的價格,也比大部份的旗艦款手機便宜至少一萬。
以Vellamo Score進行瀏覽器測試,都用Chrome來跑,榮耀3C得到1896分、ZenFone 5得到1603分,依然是榮耀3C略勝於ZenFone 5,不過我實際操作瀏覽器上網時,倒是覺得都差不多沒有感受到明顯的差異。
---
榮耀3C由於只有GPS而沒有GLONASS雙定位輔助,定位的速度跟ZenFone 5比起來有一點落差。在陽台邊無遮蔽物測試時,約經過10秒鐘後截圖,榮耀3C可以抓到19顆衛星、ZenFone 5可以抓到21顆。若是往室內再移動時,榮耀3C抓到的衛星數就會明顯多掉幾顆,少了GLONASS還是有差的。如果是套用於軟體上的使用經驗,像是LINE有分享位置的功能,在室外使用時榮耀3C與ZenFone 5的差異不大,若是有遮蔽物的室內環境還是ZenFone 5的定位比較準一些。
榮耀3C的GPS test截圖:
ZenFone 5的GPS test截圖:
---
雖然是低價的手機,不過該要求的還是要求,喇叭音量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測試。跟以往相同的測試方式,將多媒體音量調到最大聲,在距離噪音計約20公分的情況下,播放五月天OAOA的一分多鐘MV片段,測試平均的音量。
榮耀3C播放完後測試結果約為77.0分貝,以最近測試的手機來說可以說是敬陪末座,喇叭音量真的很小。最近測試幾款手機的結果:One M8約82.3分貝、One E8約80.6分貝、One mini 2約81.0分貝、Desire 816約80.5分貝、LG G3約80.7分貝,有興趣可連到我的Youtube頻道可以看到先前各款手機測試結果。
[embedded content]
ZenFone 5的喇叭音量就大多了,測試的結果約為80.0分貝,不過跟前面幾款HTC有雙喇叭的手機比,音量還是遜色了一些。
[embedded content]
一般而言,智慧型手機與平板最耗電的就是上網與螢幕,因此透過上網連續播放影片,可以當成一定程度的電池續航力參考。跟以往相同的測試方式,將螢幕調到100%並關閉自動亮度,關閉所有無線傳輸後,設定為飛航模式僅開啟Wi-Fi自動播放影片。開啟「千尋影視」後找到同一部影片自動連續播放,測試時左側的環狀螢幕亮度選單也設定為最高,然後放電到自動關機。
榮耀3C的測試結果,從12:24開始播放直到早上6:57剩下3%後失去記錄,連續播放時間至少達到6小時33分鐘。
內建的電池觀測紀錄,顯示電池的連續使用時間是6小時36分15秒,其間最耗電的是螢幕(60%)、其次是媒體伺服器(13%)、千尋影視(7%)。
測試期間電量穩定的下降,Wi-Fi與螢幕都是持續開啟、而且亮度都是最高的狀態。
---
ZenFone 5的測試結果,從12:22開始播放直到早上6:30剩下1%,連續播放時間至少達到6小時8分鐘。
內建的電池觀測紀錄,顯示電池的連續使用時間是6小時6分3秒,其間最耗電的是螢幕(84%)、其次是媒體伺服器(11%)、千尋影視(3%)。
測試期間電量下降的曲線比較不平整,不過Wi-Fi與螢幕也都是持續開啟、亮度都是最高的狀態。
這兩台都可以連續線上播放6小時以上的影片,以5吋720P螢幕來說都算很不錯了,畢竟電池容量分別只有2300mAh與2100mAh而已並不算高。若是可以像高階手機搭配將近3000mAh的鋰電池,電力表現想必會更好,搞不好未來會流行大容量電池的低價手機。
榮耀3C與ZenFone 5 LTE版的CP值都很高,而且規格都是相對比較好的低價4G手機。以上各項測試比較起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優劣勝敗,請依照自己的需求來購機吧
■優點1. 榮耀3C更換為仿皮革紋路的材質,好不好看見仁見智,然而使用起來比較不會滑手,也不會沾染指紋,確實是比3G版更好保養。
2. 5吋的720P LTPS螢幕,採用全貼合式的設計,操作起來反應快、靈敏度高,在6000元以下手機中,不太容易有這麼流暢的體驗。
3. 升級為Emotion UI 2.3的榮耀3C,與先前的3G版比起來幾乎是一支新的手機,加了不少功能以外,應用程式的圖示也有美化,還可以下載線上主題。
4. 相機的對焦與儲存速度快,500萬畫素的廣角前鏡頭搭配10級可調式美顏,不用後製處理就拍出自然的美顏照。
5. 以往華為的低價手機在記憶體方面都很小氣,這次引進2GB RAM + 16GB容量版本,加上不太佔用資源的Emotion UI,2GB RAM使用起來就很綽綽有餘了。
■缺點
1. 或許是為了省電而沒有按鍵燈,在昏暗環境或是夜間操作時,幾乎是看不清楚按鍵的位置,這種有實體觸控鍵的手機還是要有背光燈比較安心。
2. 4G LTE頻段只有支援1800與2100MHz,沒有700/900MHz,台灣的1800MHz現在只有中華電信可用,台灣大哥大預計9月底前、遠傳第四季才能用。
3. GPS少了GLONASS雙重搭配定位,準確度相對比較弱了一點,尤其是有建築物遮蔽的室內更為明顯。
4. 正面的螢幕外層沒有抗指紋設計,操作時非常容易沾染指紋,若是不去擦拭的話,會因為髒汙而影響觸控的靈敏度。
5. 喇叭的音量不夠強,若是在室外很容易漏接電話。
最後是贈獎時間,看完評測馬上送一台很過癮吧~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還沒有正式上市,這與市售的盒裝版還是略為不同,不過裡面已經刷好台灣版的軟體。
1. 活動辦法:回文即可,請大家來分享對於HUAWEI榮耀3C 4G版的各種感想,優點與缺點皆可,忠於自己的想法就好了。在回覆截止前,若是因為違反版規而被管理員刪文,則是失去資格。
2. 回文時間:即日起到2014/8/18(一)23:59止。
3. 回文抽獎:符合資格者,隨機抽出一名,贈送HUAWEI榮耀3C 4G版一支。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