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市消防小隊長彭賢正蒐集的麻布消防衣,許多消防人都沒看過。 記者陳永順/攝影 |
義消演練在50年前是啥模樣?嘉市消防局即起至7月底舉辦消防回顧展,可看到義消有如空中飛人般演練的老照片,還有30年前的空氣瓶,更看得到光復初期麻布消防衣、重現江湖的消防鐘,走進消防時空隧道,令人驚奇。
「諸羅消防演進檔案回顧展」展出老照片、古今消防衣、消防公仔等,不少向有「消防狂人」稱呼的後湖消防分隊小隊長彭賢正借展,這些早期消防文物從家裡搬到消防局,狂嫂笑說「家裡清淨多了。」
彭賢正蒐集超過20年消防文物,骨董級文物有許多消防人沒看過的麻布消防衣,當時要進入火場前,必須先全身灑水淋濕,消防帽裡層為竹編,全靠外層的石綿隔熱,首次看到的第一大隊大隊長郭立昌說「那個時代的消防員很勇猛。」
|
使用超過50年的消防鐘,見證嘉義市消防救災演進史。 記者陳永順/攝影 |
50年代高掛在嘉義分隊(今忠孝路、民樂街口)木架上方的鑄鐵消防鐘,發生火警就搖晃警示,木屋後來拆除,消防鐘走入歷史收藏在倉庫,這次重現江湖。
還有民國70年提供消防員進入火場使用的空氣呼氣器,彭賢正說,空氣瓶裝有30年前空氣,約還有100磅,雖可使用,但不符現在救災需求,曾在家裡操作,笑說「我聞過30年前的空氣。」
消防局1到5樓樓梯間及展場的老照片,民國49、50年代消防宣導,老舊消防車經市區街道,中央噴水圓環、嘉義公園、公園派出所及中山、民族路街景,引來驚奇,義消鄭榮貴在民族路開設的中三鐘錶行也入鏡,家人看到50年前老家面貌,激動落淚。
50年前義消演練更讓人驚嘆,彭賢正說,當時義消大多為建築工人,攀高協助拆除木造房屋阻隔火勢,高約3層樓竹梯下方以長、短火鉤鉤住後,攀爬到頂部演練,1、2人不稀奇,「五月落梅」的5人同時在竹梯表演各種動作,引來「讚」聲連連。
展期在嘉市消防局5樓展覽室(立學街16號)展覽,現場提供小朋友穿消防衣體驗。
|
50年前的義消演練登梯動作,5人同時登梯的「五月落梅」動作讓人驚嘆。 圖/彭賢正提供 |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