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寵物日記
台北市第一本由高中師生出版的繪本書「我的家不見了」,從10歲的小米因找不到老家「軟橋」,探討土地徵收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成為小學生的環保教材。
「我的家不見了」由中正高中經一年多策畫並進行田野調查所完成的繪本,作為創校50周年的獻禮,不但獲得中央圖書館編碼,也成為該校及周邊明德國中小學、文林國小讀物。
繪本的主人翁「小米」在5歲那年隨著父母搬離士林「軟橋」地區,小米10歲時決定展開尋家之旅,先後問過老樹爺爺、大樓叔叔、汽車先生、風博士,都找不到她的老家,讓小米難過的哭了,因為她的家不見了,永遠消失了。
小米以前住「軟橋」一帶,位在台北市中正高中周邊聚落的舊地名,原指跨越磺溪的一座橋樑,清朝中葉後是台北城到北投、淡水一帶要道,由於是木板橋故取名軟橋,「軟橋庄」指的就是文林北路和承德路間的聚落。
中正高中秘書許孝誠說,98年4月30日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動工,土地徵收、拆遷後,軟橋一帶除了中正高中,文林國小,幾乎都全部拆了,讓畫中主角小米慨嘆「再也回不去了」。
負責繪本撰文及統籌出版的教師孫細說,繪本藉著小米找老家的過程,試圖讓中小學生反思「這一塊土地是我們祖先開墾而來,為什麼不能規畫為自己喜歡的生活空間? 為什麼都是由政府都市計畫在作主? 」、「為什麼政府及大老板總是說科學園區是土地的希望,是舊聚落經濟的奇蹟? 」、「難道生產只有一種定義?」 因為除了經濟發展,蝴蝶、昆蟲、小蝦還有花草樹木、新鮮空氣,這塊土地可以生產的東西其實很多。
今年3月,該校美術班畢業生靠繁星計畫考上台藝大、北藝大後,沒後顧之憂,就由楊雅晴根據田野調查結果以鉛筆構圖,陳巧筑、林文婷負責上色、水彩,其他同學負責美編、封面設計等。
陳巧筑說,同學曾繪製古早時候的魚,但他們辛苦畫了半天,老師卻說史料中,軟橋附近以前盛產蓋斑鬥魚、三斑鯽魚,只好重畫,但是「同學能一起做一件事,真是超棒的感覺與回憶。」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2016徵求年菜推薦網路訂購最紅的商家.年菜訂購?台北年菜外送餐廳推薦(年菜)?年菜.今年不想做年菜推薦,網路宅配哪一家好?
yisoajk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