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onv@flickr.CC BY-SA 2.0
本文獲科技報橘
授權刊登,原文出處
前些日子 Google 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就是不再以 GPA (平均成績)做為人才招聘指標。
Google 人事高級副總裁 Laszlo Bock 向紐約時報透露:根據 Google 的數據顯示,以 GPA 成績來做招聘指標,並沒有任何意義。這對某些只汲汲營營於成績的人來說不免晴天霹靂,但常關注科技行業的人,便會覺得這種趨勢在所難免。成績、校名也許是其中一種評量標準,但絕對不是唯一,特別是在技術掛帥的程設領域,更傾向於關注技術面。
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來自四面八方
當 Google 招聘人才時不再考慮成績帶來了什麼影響?
代表招聘對象從「必須具學位的人」擴增到「任何有能力的人」,科技公司不再關心你是否來自名校,而是專注於你的真功夫。
乘著這股趨勢,Citizen Developer (平民程式開發者)一詞開始蔚為流行,這個詞是由科技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所創造,指的是沒有受過校園正規的傳統程式設計教育訓練,但使用的技巧卻與校園所培養的人才相去無幾。
我們所知道的明星程式開發者像是 Bill Gates 、 Mark Zuckerberg 都是輟學生, Tumblr 的 CEO David Karp 甚至沒有上過大學,但是這些開發者的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在學校裡學不到的,因此 Google 開始不以分數評論人才也是可預見的。
職位多,人才少? 自學程式運動興起
程式設計算是少數可以在短時間內自學,並取得工作的技術。當然不是說當個程式設計師很簡單,而是入門門檻不高、易學難精,而且目前坊間有非常多提供自學課程的網站、機構。
像是你如果花錢參加了 Code Fellows 為期四個禮拜的訓練營,沒有在六個月內找到年薪 6 萬美元(約合台幣180萬元)的工作,將以獲得全額退費。另外 Treehouse 的 CEO Ryan Carson 表示 Treehouse 活躍的付費學生已達到 3.7 萬人,幾乎是個大學校的規模,同時他認為這完全在意料之中,因為他認為 Treehouse 等公司、網站能夠提供比傳統大學更好的程式設計教育。
★ 了解人生每一階段的理財需求,選對正確方法累積財富,遠比盲目投資獲利更重要...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