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即將進入尾聲,回頭看看年初時訂的新年新希望,是否總有一些年年想做,卻年年沒做到的事?在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挫折,讓你無法一路順遂抵達終點線。能夠成功完成挑戰是人人都盼望的事,但若是沒能達成可別就此放棄、失去希望。因為失敗不是天生資質不好或困難太大,而是因為你太相信自己沒天分了!
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研究心態(Mindset)對人的影響,經過二十年的調查,她發現一個人抱持的心態會大大影響他的生活,也就是說你認為自己的智力、個性和能力等特質的看法,會決定你能不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模樣、完成你重視的事情。
舉例來說,有些人認為能力和個性是天生下來就無法改變的特質,因此當他們失敗時,就會說自己沒天分;相對的當他們看到畫家、籃球員,或是各種專家事業有成時,也會認為那是他們生下來就具備超越凡人的特質,輕易就能爬到最高處。
相反地,有些人則相信能力和個性能透過學習、訓練來改變,如同提出一萬小時定律的 Malcolm Gladwell 也曾說,莫札特經過十年努力才寫出一首曠世鉅作。因此埋頭苦幹、不斷練習是抵達成功彼岸的必經之路。不被天分牽著鼻子走的人碰到失敗時就會說自己的努力還不夠,而不是以一句沒有天分來定江山。
然而不論是在學校、職場或家庭這樣普遍的學習環境中,贏得掌聲的人往往是在達成目標之後,被外界稱許他的能力強、很聰明,而非長期努力不懈的精神。Carol Dweck 認為這樣連結成果與個人特質的讚美沒有多大效用,著重投入目標時的專注、努力、堅持和進步更是重要,這些鼓勵在過程中的努力能讓人更有韌性,在跌倒時能重新站起來,相信自己只是「還沒」完成,而非在小挫敗時就以為已經面臨失敗結果而輕易放棄這條路。
改變心態只要四個步驟
也許過去的經驗讓你深信「天分說」,認為自己對語言、烹飪或運動…等事沒天分,而將那些明明就很有興趣的事情列為拒絕往來戶,或是當做沒有努力的擋箭牌。還好對自我抱持的心態也能經由訓練而改變,Carol Dweck分享這四個步驟,讓你不再困在認為自己沒天分的世界裡。
1.察覺你的「天分說」
當你發現自己在面對挑戰時畫地自限、失敗時責備自己好高騖遠,或是在碰到挫折時安慰自己沒天分而想放棄的時候,記得要提醒自己這是過去誤解而信以為真的言論,不見得是事實。
2.了解你有選擇的權利
記得你永遠是自己的主人,要花多少心思努力都由自己決定,你可以選擇在碰到困難時就退縮,也可以選擇將過程中碰到的挑戰當做是讓你進步的機會。你有選擇如何解讀每一件事的權利,也有決定自己要怎麼面對的權利。
3.喚醒「努力論」
當小惡魔告訴你沒天分的時候,記得派出小天使說:「我只是需要更多時間、努力或方法來完成」。不嘗試永遠沒機會成功,嘗試之後即使失敗也能知道是哪個部分出了錯,清楚問題之後就能再次出發,繼續向前邁進。記得你只是「還沒」成功,不是永遠失敗了。
4.用行動證明
話不能光說不練,當你的心態改變了,相信自己能持續成長,也有成功、實現心願可能的同時也要動手執行。在每次進步的過程中都別忘了鼓勵願意嘗試、抱持信心、突破困境、持續有恆堅持下去的自己,用行動來證明只要努力就有機會成功。
「還沒」力量大
有沒有什麼你很想嘗試卻總認為自己沒天分的事?不妨趁新年來臨時再給自己一次機會,這次要全力以赴,記得要換個心態,別再自我打擊了。相信自己會成功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你不是沒天分,註定會失敗,而是「還沒」走到終點線,終有一天會達成,別輕易放棄!
撰稿:Marssi Dra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