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大選結束了。從台北市看來,柯文哲贏了連勝文;從台灣看來,民進黨贏了國民黨;從世代價值來看,後1976世代贏了嬰兒潮世代;從政治發展來看,台灣民主更進一步。
政治版圖重新分配
這場選舉帶動的政治版圖重新分配影響相當大,特別是民進黨這次在全台灣總共贏了一百萬票,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的機率大幅度攀升,這將成為藍綠雙方未來一年的政治假設。
就國民黨輸得如此慘烈,連從來沒有輸掉的外島都輸了大半看來,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理當負最大責任。事實上,馬英九也確實沒有任何藉口。
第一,他身為總統卻沒把中央政策搞好,帶壞地方選舉選情,不要說沒有幾位候選人敢打馬英九牌,甚至連他支持的年輕愛將陳以真最後都拒絕與其同台試圖挽救選情。
第二,他默許空降的連勝文取代耕耘已久的丁守中出馬競選台北市長,而這次台北市長的氣氛又影響到整個北台灣甚至全台灣的選情。
第三,馬英九去年底不好好擘劃今年的選舉策略,居然還把重心放在內鬥王金平,國民黨內部的雜音只會越來越強烈。我去年評論馬英九鬥王金平時特別提到,隨著馬英九的任期越來越短,他的政治控制力只會越來越弱,再加上這次選舉大敗,2015年肯定是馬英九完全跛腳的一年。馬英九當機立斷斬掉行政院長江宜樺,以政治手段來說這招相當高明,一邊保住了自己黨主席的身分,同時還讓江宜樺變成活棋;但就大方向而言,不論金溥聰的策略再怎麼精妙都難挽馬英九的政治頹勢。
這次連勝文輸得如此慘烈,最不開心的人一定是連爸爸連戰,因為連家接連兩代都是台灣大選史上的票房毒藥,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丟臉。連家在國民黨的實質影響力恐怕江河日下,連勝文雖然能維持其國民黨高層的地位,但不太可能在幾年內就能直接再次披上國民黨戰袍參選。朱立倫勉強守住新北市,是國民黨2016年總統大選唯一的希望,但以朱立倫判斷時局向來精準,恐怕會拒絕出馬競選總統寶座。這次朱立倫差點落敗,對黨中央一定有很大不滿,特別是馬英九居然不辭黨主席放手讓朱立倫掌舵國民黨。馬朱這前後兩代國民黨明星之間到底是真和諧還是假和諧,2015年必見分曉。
民進黨此次壓倒性大勝,短期內士氣必然大振,但半年之後內部氛圍一定相當詭譎。這次選舉最大功臣恐怕來自民進黨外部:執政能力很差的馬英九、權貴形象重挫選情的連勝文以及素人超級政治明星柯文哲,內部如何論功行賞、2016年該由誰出任競選,都有很大討論空間。在危急時刻出來撐住黨務的蔡英文當然還是民進黨不錯的首選,但陳菊、賴清德這兩位南霸天不可小覷,甚至或者會有像柯文哲這樣的政治超新星出現。
簡單地說,蔡英文雖然稱得上是政治明星,但卻沒有超級明星的光環,與馬英九調性過度接近更是她取得2016年總統大選入場券的致命傷。相反的,對於陳菊跟賴清德這兩位政治人物而言,也許只有一次這樣天時絕佳的好機會可以讓他們登上總統大位,我認為即使他們不努力爭取大位,他們的幕僚與支持者也會不斷簇擁他們持續往前。民進黨會不會再度上演一場政治內鬥,相當值得觀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