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選的台北市長柯文哲總部謝票畫面。(風傳媒余志偉攝)
這次選戰很特別的一點,是清楚看見「年輕人走出來」,從柯P青年海選開始,以往被認定對政治冷漠的年輕人的現身,隱隱預言著台北市的改變,且年輕人支持柯P的方式,不僅僅是在臉書上發動態,或者在PTT八卦板推文,我們可以看看10月19日柯P監票部隊誓師大會上,滿場上千人的年輕人,甚至有一大堆還是學生身分,後來持續接受監票課程的訓練,很實際地為這場選舉「做」出努力,更一個拉一個,在現實生活中影響身邊的朋友、家人。
這樣的新局面,從去年8月洪仲丘事件「公民覺醒」,以及今年318反服貿運動50萬人上街頭就可窺見一二:年輕人從來不是不關心政治,而是漸漸重拾「相信改變」的信心,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命運自己決定,社會動能的累積是一連串的動能,柯文哲的崛起與其說是「奇蹟」,不如以「契機」形容更為貼切。
一、吸納年輕人才 打出新氣象
當然,無論柯文哲有多少優缺點,他至少擁有強烈的個人品牌,並喊出明確的政治理念,這一點對照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更凸顯重要性。柯文哲年齡較大,連勝文在總幹事蔡正元操盤下,呈現出來的選戰打法、造勢方式卻不脫俗套,文宣、廣告更是劣評如潮,柯則吸納年輕人才、網友聲音,不管是設計募款小物、布置競選總部或打網路戰,都作出一番新氣象,柯選前幾天在SOGO忠孝復興館外定點拜票時,自發性開始排隊、等著要和柯拍照的長長人龍,也幾乎大半都是年輕族群,再度彰顯柯文哲有別於傳統政治人物的特質和個人魅力。
二、公務員背景迎戰權貴 對中產階級口味
除了年輕人以外,柯文哲常常強調自己本來就是公務人員,並表示爸爸也是,這樣的形象比起天生為權貴階級,力拚年輕人市場又試圖鞏固鐵藍選票,卻對兩者都顯得有些「不倫不類」的連勝文,柯文哲自然更有吸引力。事實上,柯的許多觀念比起國民黨相對進步,但仍趨向保守,例如「抗爭越過紅線還是要依法行政」,或鄭捷案後被問起「對死刑態度如何」時,柯回答「死刑有沒有,跟重大犯罪沒有關係……國家可以指出一個進步的方向,但存廢之間,有時候還是要遷就民意」,雖和他宣稱的核心價值「有選擇時,國家應當往進步方向前進」矛盾,卻正好合乎目前台灣社會所謂「理性中立好公民」的中產階級口味。
三、主打公開透明 將成未來選戰柯P障礙
柯文哲在選戰主打「公開透明」,面對財產、募款、MG149、器官買賣、竊聽案各個爭議事件,柯文哲一一拿出財產清單、律師信件、對話紀錄,並且吃定游走兩岸政商的連家絕對不會公布財產,讓柯文哲為台灣選舉立下了另個柯P障礙。儘管竊聽案指控錯誤、甚至拿出彭盛韶的對話並不完整尚有疑點,但光是「公開透明」一語,他打破台北選民長久對政治骯髒的印象。當然,這個「柯P障礙」未來也可能成為藍綠欲角逐大位者的包袱,對台灣政治是個警鐘。
四、深綠願團結 回應墨綠說擄獲中間選民
柯文哲過去尊蔣經國的言論,確實曾讓深綠選民憤怒,柯在事後不改其立場,深綠選民也曾直言「選不下去」。但在辯論會遭遇公民團體爭議提問後,深綠選民驚醒「不能讓連勝文贏」,尤其是連家長期與中國綿密的政商關係、選前連戰郝柏村的「皇民說、混蛋說」,讓深綠從原本以為自己得含淚投票投柯,變為「投得很甘願」。
柯文哲雖然「尊蔣」、「底限是中華民國」,但面對對手「墨綠」質疑,柯文哲一席「我說過我是墨綠,當時是為了向社會證明你的槍傷是真的,我這樣講是為了台灣社會的和諧,你今天在講墨綠,是在撕裂這個社會,謀的是你個人的政治利益」發言,沒有選擇切割,反而巧妙迴避問題,更做出有力反擊,成功擄獲中間選民的心。
五、最後階段成功守成 避免失分
早在幾個月前,柯文哲民調就已超越連勝文,但看好度還在膠著狀態,柯營內部也不認為勝券在握,但一直到10月、11月,不但民調繼續差距2位數以上,看好度也逆轉。一位參與多次綠營選戰的柯營幕僚在選前1周表示,「我來到柯營的時候,想過選前10天的各種可能的任何狀況,從沒想過像今天這樣。(指遙遙領先)」
選戰倒數階段,柯營內部下令第1線幕僚不在上政論節目,也不在主動攻擊連陣營。而面對對手王牌蔡依珊,柯營明白定調「不准攻擊」,壹週刊爆出蔡依珊擁加國國籍的前一晚,柯營幕僚便已決定,絕對不追打蔡依珊、甚至要幫她緩頰說話,成功力保不再因失言而失分。
最後階段活動,連續的音樂晚會、演唱會,讓姚立明、姚文智和愛唱歌的柯P本人都上台高歌,原本還在選前爆出「放話贏80萬票」爭議言論的姚立明上台又唱又跳,出盡風頭,也減少在螢光幕上發言。選前一周的「愛 擁抱台北」大遊行,有別前一天連悲情的造勢晚會,而且從宣傳、旗子、場地布置,完全未見任何候選人照片、姓名和號次,更沒有任何一句提及市長、選舉的話語,更讓市民耳目一新。
六、綠幫最大的忙 就是看不出來在幫忙
至於從頭到尾低調的民進黨,在這次選戰為柯文哲立下汗馬功勞,而民進黨幫最大的忙,就是讓大家看不出來民進黨在幫忙。
攤開柯文哲競選幹部名單,除了競選總幹事姚立明以外,幾乎大部分是綠營幕僚,個性圓融的李應元成功扮演民進黨與柯文哲的橋樑,許多人都快忘了他曾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政策總監張景森是扁朝財經官員,負責文宣的林錦昌也是扁朝文膽,文宣部門李厚慶、林鶴明等人也都參與過民進黨台北市長選戰,發言人簡余晏是民進黨議員,在幕後運籌帷幄、提供點子創意的張益瞻及洪智坤更為綠營身經百戰,後援會長姚文智勤跑基層、前僑委會主委張富美串連海外。
這群以綠營為主的幕僚,除了簡余晏常以發言人身分代表柯營以外,外界常見的只有被歸類為藍營的姚立明、沒有政黨色彩的林筱淇。原訂選前3天民進黨蔡、蘇、謝要在台北市替議員候選人掃街,最後也在幾天經協調折衝後取消。民進黨禮讓柯文哲後,蘇貞昌僅在9月中與柯文哲在議員候選人造勢場合同台,力促在野大聯盟的蔡英文則完全沒有與柯同場露面過,徹底淡化的綠營色彩,成功吸納了對中間和淺藍的選民。但是面對國民黨猛打MG149、器官移植議題,綠營立委、名嘴在政論節目的防守,功不可沒。
總歸而言,柯文哲代表在野大聯盟勝選,綠營鼎力襄助,而民進黨幫最大的忙,就是讓選民看不出來民進黨在幫忙,這也是為什麼民進黨在九合一大贏拿下13縣市,卻仍必須戒慎恐懼的一件事。
值得注意的是,柯文哲的勝選不是靠一人的力量,他的團隊組成有素人、也有綠營調遣的愛將,加乘之下,擁有一定的危機處理能力,以及突破傳統選舉、打開新氣象的潛能,最重要的,柯始終堅持無黨籍,並承諾任內不加入任何政黨、一級主管退出政黨運作,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的中間選民,柯文哲團隊內一名來自綠營的重要幕僚曾私下半開玩笑說,若柯文哲真的贏了,要「感謝」這10幾年的藍綠惡鬥,但該幕僚也強調,「沒有民進黨,柯文哲走不到今天」,這不僅指民進黨初選的「放手」,還包括綠營市議員的配合助選,以及重量級大老們的「克制」,如沒有硬要站台等等,都成全了柯文哲這頭「猛獅」的廣闊草原。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