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部強力宣傳中韓FTA對台灣的影響後,石化業更敲邊鼓要求速審速過貨貿協議,讓明(14)日立法院國民黨團再次拋出「速審速過《兩岸監督條例》」的震撼彈。 |
經濟部強力宣傳中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後,台灣的七大產業將因關稅障礙,受到年產值新台幣6,500億元的衝擊,這不僅成爲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向柯文哲叫陣「二度辯論」的題目,也讓立法院波瀾再起。明(14)日國民黨團將重演本月初的排案、復議大戰,再次拋出「速審速過《兩岸監督條例》」的震撼彈。「馬政府不要恐嚇人民!」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律師賴中強直指,政府不僅以錯誤數字誤導人民、誇大中韓FTA對台灣的影響,並且以此為藉口,要強行通過高度爭議的《兩岸監督條例》、貨貿、服貿與自經區條例。
《兩岸監督條例》週五立院再戰
《食品衛生管理法》草案依舊在朝野黨團協商中僵持不下,本周五院會的議事流程已經敲定,討論事項第一案,是國民黨團對在野黨、民間版本的《兩岸監督條例》草案提出復議,把非行政院版本全數退回程序委員會。如無意外,下星期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吳育昇、楊瓊瓔擔任內政委員會、經濟委員會的召集委員時,就將分別審理具有重大爭議的《兩岸監督條例》、《自由經濟示範區》草案。
因此台灣教授協會、反黑箱民主陣線、台灣勞工陣線、看守台灣協會、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等多個NGO組成「經濟民主連合」,在今日召開記者會,痛批在九何一選舉前兵荒馬亂之際,政府不僅誇大渲染中韓FTA對台灣的衝擊,企圖護航行政院版的「不監督條例」,而無論法案是否闖關成功,也消耗社會成本激起藍綠對立、影響輿論和選舉。
民團:政府刻意誇大中韓FTA對台衝擊
經濟部工業局以「中韓FTA協議生效日起,中韓雙方100%產品都降至零關稅」,推估出對台影響達新台幣6,500億元,賴中強指出,「這是誇大其辭,完全不切實際」。中、韓商議在協議生效的後二十年,逐步將佔貿易額85%的產品降到零關稅,零關稅並非一步到位,中韓FTA生效第一年,中國給予零關稅產品更只占貿易額的44%,而且超級敏感產品二十年內都不降稅。根據海關統計與工業局副局長連錦璋的發言,台灣去(2013)年輸往中國的工業產品已有69%的貿易額享有零關稅,依據《兩岸資訊科技協定》,包含電腦、通訊設備、電子零組件、軟體、半導體等,都是享有零關稅的產業。
賴中強認為,馬政府為了營造與中國簽訂貨貿刻不容緩的氛圍,將汽車、面板、工具機、鋼鐵、紡織、玻璃、石化列為中韓FTA下的「七大慘業」。事實上,汽車確定被排除在中韓FTA的降稅清單之外,面板、工具機是否降稅仍在談判,而鋼鐵、紡織、玻璃目前都有相當項目管制中國貨進口到台灣,「業者、勞工更擔心簽訂貨貿後,中國低價傾銷衝擊在台灣的內需市場。」賴中強分析,最後真的稱得上被衝擊、要求速簽貨貿的僅有石化業。
石化業的高外部成本由全民埋單
面對中韓FTA,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曾對媒體表示,「以後年輕人月薪不是22K,可能剩15K!甚至連台灣石化業也會完蛋!」這番話除了引起網友們撻伐「只能給15K的產業,台灣也不需要你們」,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也表示,根據目前可取得的最近期統計,石化業佔全國能源使用26%、CO2總排放量28%,2012年卻僅貢獻4.3%GDP,政府一向過於誇大石化業對台灣的經濟貢獻,甚至給予近乎「繳半稅」的優惠,卻未考慮石化業衍生的外部成本卻由全民買單。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指出,高雄氣爆事件後,石化管線存廢、佈線透明化與石化廠遷廠的問題至今無解,台灣石化業產量可能要減少;其次,美國的頁岩氣革命讓生產乙烯的成本驟降三分之二,根本性地改變了石化業的產業趨勢,例如台塑已在美國擴大設廠。
「在這樣背景下,與中國簽訂貨貿,只求取消6.5%的石化關稅,真的是台灣該走的路嗎?」孫友聯呼籲,政府不要操弄國會護航財團,或是追求虛無的歷史定位,而無視基層人民的血淚吶喊。
[embedded content]
—
沃草(Watchout)希望做一個農夫,提供公民更好的參與時政的平台和工具,在這公民社會的土壤施肥灌溉,讓這個理想的種子在每個
人心中萌芽滋長,建立真正的公民社會。
*沃草粉絲頁面:http://fb.com/WatchOutTW
*國會無雙:http://musou.tw/
*市長,給問嗎?:http://wethepeople.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