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evo

Extra 20% off all Outlet Wake Gear!
From our sponsors
電影名作變遊戲:延續電影熱潮的產物,品質參差不齊是悲劇
Aug 17th 2014, 01:00, by vermilion

D473397b625232a091f7f4922670b79e電影是通俗的大眾娛樂,廠商又能利用電影熱潮創造新的商機,而遊戲就是其中之一。電影改編的遊戲行之有年,卻總是無法在遊戲領域綻放光芒,原因不僅在於品質參差不齊,深度與遊樂性亦無法滿足消費者,長年累積的負面印象根深蒂固,令玩家避之唯恐不及。本文將會列出較具知名度的電影遊戲,並對其改編表現衡短論長,最後再以目前的現況作出總結。

異形系列

初代異形電影於1979年上映,隨即獲得巨大的票房成功,隨後的續集將外星人的猙獰恐怖延續下去,讓異形系列成為近代娛樂文化的指標性作品。遊戲廠商看準異形熱潮推出改編遊戲,首款改編作品於1982年推出,平台是當時主流的Atari 2600。之後每款異形續作都有對應的改編遊戲問世,平台也越來越多元,光是2000年以前就有高達21款的移植遊戲。

至於這些改編遊戲的水準如何呢?除了少數如1994年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有較佳的表現以外,絕大部分顯得乏善可陳。1991年的《鐵血戰士》就因為畫質低落又不能存檔,被電腦遊戲世界雜誌(CGW)與玩家給罵到臭頭。2000年後的異形改編遊戲素質有些微改進,卻不改素質參差不齊的風格,少數如2007年的《安魂曲》與去年的《殖民戰隊》更因其災難性表現惡名昭彰。

▲最早問世的異形電影改編遊戲封面。

▲異形系列的《安魂曲》招來各方劣評。

蝙蝠俠系列

蝙蝠俠無疑是最流行的電影系列,改編的遊戲數量大約有十幾款,首先問世的是1989年的《蝙蝠俠》,表現在當時還算優質,卻因為跨平台版本臭蟲太多而飽受抨擊。1995年,電影《永遠的蝙蝠俠》大受歡迎,同名的改編格鬥遊戲卻因為爛到翻的操控性而被批得一文不值。1997年,電影《蝙蝠俠與羅賓》被影評吐槽是史上最失敗的蝙蝠俠電影,隔年改編的遊戲也同樣慘不忍睹,IGN評語「只有蝙蝠俠的重度粉絲才會買」。

2005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開戰時刻》帶動新的蝙蝠俠熱潮,其改編遊戲同時推出,看得出廠商想搭便車,連配音都找來電影演員擔任。這款遊戲表現還不賴,不過6小時的時數似乎短了一點,缺乏重玩價值讓本作變成複習電影的墊檔。

▲1989年版的蝙蝠俠遊戲封面。

▲ 《永遠的蝙蝠俠》超任版遊戲封面。

▲遊戲版的《開戰時刻》有時數過短的缺點。

終極警探系列

終極警探是布魯斯威利的成名作,同時是90年代美國動作電影的代表,首款改編遊戲於1991年在超任上發行,表現平庸。第二款改編遊戲是1996年的《終極警探三部曲》,將1代至3代改編後同綑上市,Gamespot指出「本作包含3款優質遊戲,卻只售1款遊戲的價格」,獲得頗高的評價。

不過之後的改編就沒有這麼讚了。2000年的《三部曲2》將原本的電影改編內容換成原創內容,幾乎在全方面都遜於前作,被IGN批評「除了扣板機與開車外一無是處」,2002年的《仇殺》因為操縱性不佳與缺乏多人連線功能而反應不佳。隨著終極警探電影的終結,其改編遊戲只好以難堪的表現畫下句點。

▲《終極警探三部曲》評價還不錯的樣子。

▲《終極警探三部曲2》以拙劣表現搞砸系列招牌。

哥吉拉系列

哥吉拉是日本東寶的代表怪獸,從口中射出致命熱線的風貌令影迷津津樂道。最早的哥吉拉改編遊戲於1988年的超任上登場,玩家扮演哥吉拉或摩斯拉,在外星球上與影集中登場過的其他怪物作戰。1992年的續作則是變成回合戰略遊戲,玩家得操縱軍隊圍堵哥吉拉的侵略。1993年的3代重新讓玩家扮演哥吉拉輾平擋路的傢伙們。

1998年,SEGA於自家主機    Dreamcast推出哥吉拉的動作遊戲,讓玩家扮演哥吉拉在內的怪物破壞日本都市,不過這款遊戲卻受到美日媒體的一致劣評,理由不外乎操控太爛、鏡頭太遜等等,銷售量也是慘不忍睹僅有23000套。2002年的《哥吉拉:怪物殲滅戰》於次世代主機Xbox與GameCube上推出,以不錯的表現贏得各方好評,是這系列最出色的改編作。

日本東寶於2004年宣布哥吉拉電影將停止推出,讓哥吉拉正式退居幕後,隨後的改編遊戲似乎沒有太多亮眼表現。2004年的《地球保衛戰》評價勉強及格,2006年的《解放》遊戲系統太差而被玩家吐槽到翻掉,Game Informer指出「整個遊戲糟糕透頂」,IGN則是「揮舞體感裝置會感到延遲」,簡直是慘兮兮。

▲ 操縱機械哥吉拉破壞都市,轟!

▲哥吉拉口吐得意的熱線攻擊怪獸。

哈利波特系列

哈利波特系列是近年最知名的奇幻電影,最初改編的遊戲則是2001年與電影同期推出的《神秘的魔法石》,評價中規中矩。2002年,《消失的密室》與同名電影同期推出,評價同樣是中上。8年後的2010年,《死神的聖物 上》以拙劣操控性與失敗改編獲得滿滿惡評,隔年的《死神的聖物 下》依舊有著災難性的演出,比照電影的成功真是格外諷刺。

除了正統改編外,另一款以樂高為主題的《樂高哈利波特 Years 1–4》於2010中旬推出,有著出乎意料外的精湛內容,獲得各家媒體的廣泛好評,比同期的《死神的聖物》好太多了。2011年的《樂高哈利波特 Years 5–7》表現大致維持前作水準,卻因為進步不多而評價略差,但整體來看仍屬上乘之作

▲初代哈利波特改編遊戲,封面這哈利還真蠢。

▲ 樂高版哈利波特的人物充滿喜感。

印第安納瓊斯系列

印第安那瓊斯是影史最著名的冒險者,開發商LucasArts也為它量身打造一連串的改編遊戲。首先登場的是1989年的《聖戰奇兵》,這款美式冒險遊戲有著與電影同樣高竿的精彩演出,評論家以「無論是改編作品還是冒險遊戲都無懈可擊」讚譽本作。1992年的《亞特蘭提斯之謎》是採用電影設定的獨立作品,依舊有著超水準演出,現在仍被評論家認定是冒險遊戲黃金時代的代表作。

至於其他非LucasArts的改編遊戲就沒有這麼出色。1987年的《遠古復仇》由於純文字的玩法而乏人問津,1989的動作版《聖戰奇兵》評價毀譽參半,1991年的橫向卷軸版《聖戰奇兵》玩起來還真有點拙劣,1994年的《偉大冒險》只獲得法米通的25/40評價,2003年的《皇室陵墓》勉強撐得上是良作,2009年的《王者權杖》被IGN批評無聊又乏味。

相較之下,隔壁的樂高版印第安納瓊斯就好上許多。2008年的《早期冒險》以早期的電影3部曲改編而成,水準出奇的高;2009年的《嶄新冒險》則是參考去年電影《水晶骷髏王國》的改編作品,中上評價與400萬銷售量證明本作的確有兩把刷子。

▲瓊斯博士在遊戲中的尊榮。

▲《亞特蘭提斯之謎》被認為是冒險遊戲的經典。

007系列

007電影系列捧紅英國的情報機構,還讓詹姆士龐德成為男人的典範,其改編遊戲從1983年的《007》至今超過20款作品,而首款改編自電影原作的遊戲則是1985年的《雷霆殺機》(香港將本片翻成《鐵金剛勇戰大狂魔》)。

007系列最負盛名的改編作是1997年的《黃金眼》,這款第一人稱射擊的N64遊戲根據同名電影改編(香港將本片翻成《新鐵金剛之金眼睛》),在全方面都有凌駕當代遊戲的精彩演出,metascore高達96分,銷售量位居N64史上第3位,僅次於《瑪莉歐64》與《瑪莉歐賽車》,是電影改編遊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而其他的007改編遊戲普遍僅有中低水準。1999年的《明日帝國》與2000年的《007 賽車》只獲得普通評價,2005年的《黃金眼:流氓特務》音樂演出是場災難。同樣是2005年,根據1963年同名電影改編的《第七號情報員續集》評價正反不一(EA甚至請到初代龐德「史恩康納萊」替遊戲配音)。隨後2008年的《量子危機》與2010年的《血石》都是普普之作,2012年的《007傳奇》被IGN批評是模仿決勝時刻系列的濫製品。

▲《黃金眼》是007系列的登峰造極之作。

▲《007傳奇》與決勝時刻致意的雪地追逐戰。

侏羅紀公園系列

侏羅紀公園是以恐龍為主題的災難電影,曾經創下當時的票房紀錄,並帶動恐龍熱潮,是影史的經典系列。最早的侏羅紀公園改編遊戲與初代電影上映同年(1993年),開發商Ocean分別在超任、Game Boy與PC,前兩者是冒險遊戲,後者追加第一人稱射擊要素。開發商SEGA則是在自家的MD主機上推出侏羅紀公園,是款橫向卷軸的動作冒險,SEGA還在同年推出一款大型主機的侏羅紀公園,利用光線槍攻擊電影登場的各種恐龍。

侏羅紀公園獲得成功後,續作如入雨後春筍般持續冒出,品質不意外地參差不齊。Ocean的續作《侏羅紀公園2》與3DO的《侏羅紀公園:互動》褒貶不一。1997年的電影續作《失落的世界》問世,在PS與Saturn上登場的同名遊戲被罵到臭頭(不給存檔擺明整玩家)。同年的《失落之島》則是仿照當時名作《終極動員令》的即時戰略遊戲,評價略高於水準。SEGA也推出大型主機的侏羅紀公園續篇,讓玩家獵殺更多恐龍。1999年的格鬥版侏羅紀公園則是讓玩家扮演恐龍互相戰鬥,不過遊戲中的恐龍看起來很呆,與電影那種栩栩如生完全不能比。

2001年,《侏羅紀公園3》同樣獲得廣大迴響,各種改編遊戲瞬間暴增。《恐龍防禦者》與《危險領域》都是橫向卷軸的動作遊戲,開發商Konami推出自家的侏羅紀公園光線槍大台主機版,以及GBA的數款恐龍小遊戲。隨後還有2003年的《創世紀行動》以恐龍公園經營為主題,2011年的《侏羅紀公園》以冒險風格呈現初代電影的恐怖感等等,可惜這些遊戲並沒有足夠內涵留住玩家。

▲ 主角快被霸王龍吃掉了!

▲ 筆者小時候很喜歡玩光線槍版侏儸紀公園。

(後面還有:其他更多名作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isoajkls 的頭像
    yisoajkls

    2016徵求年菜推薦網路訂購最紅的商家.年菜訂購?台北年菜外送餐廳推薦(年菜)?年菜.今年不想做年菜推薦,網路宅配哪一家好?

    yisoajk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