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保補充保費竟有五、六千萬元是由低收入兼職者貢獻。圖為正在回收廠不畏髒亂打工的女生。 報系資料照 |
二代健保上路滿一年,健保署統計,補充保費共收取331億元,與健保署的當初的高推估值接近,六大補充保費,股民股利所得一口氣收取了逾72億元,貢獻最大。健保署表示,目前爭議最大的兼職所得,發現有5000至6000萬元保費收入,來自每月月薪低於基本工資者,4月將提出檢討報告,可能對弱勢者提高收取補充保費的門檻。
補充保費大豐收,健保署統計,到去年底補充保費實收331億元,當初低推估可收180億元保費、高推估350億元,最後與高推估差不多,其中來自民眾、雇主大約各半。
股利所得貢獻最多
向民眾被收取的六大類所得,原先健保署依國稅資料,原預估會集中在利息、租金收入,不過實際收繳後發現,股利所得最多,共收了72.24億元;其次是高額獎金收了32.53 億元。
105年前不需調整費率
其他四項補充保費收入金額,依序是租金收入23.2億元、兼職所得18.22億元、利息所得12.56億元、執行業務收入6.19億元。有了補充保費挹注健保財源,讓健保財務穩定,累計結餘有851億元,預計到105年都不需調整費率。
對外界質疑補充保費「超收」,衛福部社會救助司長曲同光說,一般保費費率從5.17%調降到4.91%,約少收200億元,一加一減下,整體的保費收入其實沒有預期的多。
4月提出檢討報告
衛福部二代健保檢討小組預計4月對二代健保提出檢討報告,再做細部修正。目前健保署傾向補充保費中,兼職所得可能調整,其他五項所得不變動。
健保署長黃三桂說,兼職所得的保費收入,55%來自受僱者,雖然實施時已排除了身心障礙、中低收入戶等,但統計時也發現,有5000萬至6000萬元的保費收入,是來自每月月薪低於基本工資者,雖然比率不高,但仍將考慮對弱勢族群調整收取保費門檻,避免所得不高、為了生計兼差者,因為繳交補充保費加重負擔。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