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leam75527 (gleam)
看板Examination
標題[心得] 102年農業技術高普考上榜心得
時間Tue Nov 19 20:27:16 2013
102年農業技術 普考 高考 國文 申43 測 20 63 國文 申51 測20 71 英文法緒 70 英文法緒 54 作物改良概要 95 作物生理學 75 作物概要 66 作物學 66 植物保護概要 64 作物生產概論 72 土壤與肥料概要 81 作物育種學 63 土壤學 77 試驗設計 26 ---------------------------------------------------------------------------------------- 總平均: (錄取分數:66.5) 73.17 (錄取分數:54.8) 62.9 [背景] 大學和研究所都是生科, 喜歡做實驗但是發現在台灣要做實驗穩定的養活自己好像不太行... 家裡又三天兩頭的遊說我去考公務員,想想好像也不錯, 如果可以進改良場,就能做實驗又可以進修, 故開始尋找管道,發現生科人最常考的"衛生技術"都要補習 (這輩子最痛恨補習!再也不想擠在空調很差的小教室裡了!)所以放棄! 就轉考農業技術。 [過程] 自己不是個很能專心的人,覺得不適合當全職考生, 一定會摸東摸西最後唸不完然後很焦慮XD 所以當助理的時期利用下班空閒時間唸書, 最後一個月大概是我這輩子最認真唸書的時候了! 首先,找資料就是從國考板看前人分享的書單(感謝國考版的前輩們!)自己上網買來看, 一開始超痛苦的!後來很辛苦的借到本科系講義,卻還是一個頭兩個大, 雖然農業和生科有些科目重疊(生理,育種), 但是像土壤學,作物學都是新科目,跟本是無字天書! 土壤質地什麼的從高中地科後再也沒碰過了!(偏偏我高中地科超爛的XD) 作物學也很頭大,不曉得重點所以找了些考古題來看, 才發現這根本像微生物學背的病名表嘛!! 但是頭洗一半了也不能隨便放棄,只好硬著頭皮唸下去, 多讀幾次後發現還蠻有趣的,配合考古題抓重點並告訴自己 "如果考上了,這些知識能解答農民的問題,要融會貫通,而不只是應付考試" 我共考了三次,兩次高普考+一次地特,第一次考完不知天高地厚, 覺得自己寫的不錯應該會上,結果出來差了7分,還被家人冷嘲熱諷超崩潰的, 才真的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 這次考完覺得慘了試驗設計都貢估該不會要重來一次吧,還抱著我家貓大哭一場,沒想到就 上榜了! 準備過程中我把92-101年的考古題都找出來,把全部的考題拆散,再依造自己的重點分類, 因為不同科目間其實很多重點都會重覆,大重點下再依小重點分類, 例如:營養下再分為氮磷鉀鐵鈣...,這樣能很快找出出題的重點 (如植物吸收鐵的機理I,II) 並尋找答案整理成筆記, 筆記我有兩種,一種是依上述重點整理的,二是依科目分類, 會這樣是因為自己的記憶力很差XD,要看很多次才記的起來, 故在重點那本筆記中可以依造自己的邏輯編排整個系統整理,科目筆記就增加常出考古題 出現次數,提高曝光率讓自己記得。 筆計的寫法會以圖為主,條列為輔。 生理和育種都是需要畫圖來記錄, (如:蒸散作用如何讓植物由根吸收礦物質和水,經過哪些組織器官,最後從葉釋出; 輪迴選種的各種方法和步驟...) 自己覺得畫圖會比文字敘述來得容易記憶。 另外一些比較式問題(如:有機肥的優缺點,各種素材腐成方法比較), 則以條列式筆記,先列出Key point,再詳細解釋, 這樣寫申論時會記得有哪幾項重點, 考卷發下來後先利用15~20分鍾將各題重點先寫在題目卷上,再逐題寫上。 答題前我會先算好答題間距和時間(普考時間較短一題寫一面,高考則可以寫到一頁半), 才不會最後發現時間不夠寫不完很扼腕! [科目] 1.國文,英文法緒: 共同科目重點就是不要失分,國文公文格式注意,作文盡量寫, 英文就沒辦法了這次好難(攤手)法緒我有借朋友的書來唸一下, 普考是六科平均的所以很重要,高考還是不能太難看,不然像我上次只有考40也很慘XD 2.作物生理 大學就有讀過的科目卻一直分數很低XD 痛定思痛的把植物生理學課本拿出來努力喀完, 其實這科非常重要,很多作物學和作物概論和土壤學的營養吸收都會考到生理的概念, 認真讀通C/P值非常高的! 自己覺得答題時要從"作物"的角度切入而非"植物"的角度(好像一樣!?XD) 重點在於環境(日光 水 溫度 土壤 營養...)對作物生長繁殖的影響和注意的地方, 所以"逆境"是個每年一定會出現的考題,要詳細分析, 我會將每種逆境都作下列表格條列: 不同逆境會造成不同傷害,作物本身的抗逆境機制,人為可以防止或減輕傷害的方法... 融會貫通後很好用! 植物生理學-王淑美;之前的課本有很多觀念和另外一本可以相輔相成 植物生理學-柯勇;這本是去學校圖書館借的,內容很清楚詳細,認真讀完幫助很大!推! 3.作物學: 背多分的科目, 主要看農業要覽和各大學的作物學講義, 自己認為這科要考高是很靠運氣的, 常考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蕃薯...等的重要品種名稱要背 (如:益全香米是台梗九號),學名加減背一下,有時候就差那10分! 作物學-盧英權 農家要覽 4.作物概論: 大雜燴,凡從生理土壤到政策什麼都有機會考,主要是從考古題找答案, 有些常出現的就要練習一下(如GAP.TGAP.TAP...全名中英文和差異,意義等;有機農法; 生質能源) 郭老師的種子研究室網站有很多寶!必看! 作物學通論-朱均 作物學-葉茂生 5.土壤學: 對我而言是新科目!一開始非常頭痛,讀通後發現是個很好拿分數的科目,一定要好好把握, 考古題計算要會算,雖然不常出現但是一來就相差20分,個人覺得有利無害。 分成土壤和肥料兩大部分, 土壤主要就是質地,構造,顏色,分類,生物.物理.化學性質... 肥料則是依各元素(N.P.K...)進行分類,主要功能,吸收方式,過多或缺乏症狀,補充方法 ,互相影響...和生理相輔相成, 普通土壤學-張仲民:我有認真的把這本書看完,很棒很清楚,許多冷門考古題都可以從裡 面找到答案 台灣的土壤-陳尊賢/許正一:入門好書!淺顯易懂的說明台灣土壤種類,現況和面臨問題 與解決方法!大推! 土壤肥料-郭周武:依性質分為土壤和肥料兩部份,是整理筆記架構大綱的好來源,也很 推薦。 6.作物育種學: 高典林的現代作物育種學必看,輔助網路上找的各大學講義, 另外我還有找大陸的各農業大學的講義來看,內容很詳細很推!但是要自己把專有名詞翻 回英文XD 現代作物育種學-高典林 7.試驗設計: 這科完全是瞎子摸象,我有把沈老師的書看過至少3次,確定可以自己算出課本上的題目 和觀念, 但是看到考卷內容瞬間有"我是坐錯考場嗎?"的感覺XD實在沒什麼好分享的Orz(遮臉) 試驗設計-沈明來 準備考試時其實很煎熬,因為不是本科系也沒有門路可以問, 都是自己閉門造車,很害怕抓錯重點,看不懂時又很想撞牆(唸試驗設計時超痛苦的XD), 晚上常常罩著棉被大哭,想說如果又沒考上該如何是好?覺得自己好沒用好浪費人生...等 等的負面情緒,這次可以考上真的覺得是老天對我太好! 媽媽雖然你每天唸唸唸很煩但我知道也是擔心我啦! 然候要謝謝男友的不離不棄,在我很焦慮時要聽我抱怨被我盧還要安慰我XD 謝謝朋友們的幫助和加油打氣,沒有你們的瘋言瘋語我想我很難撐下去! 還有我的貓謝謝你一直默默的陪我唸書,雖然看你睡覺到最後也一起睡了XD 最後要給還在繼續努力的考生加油! "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時,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另外我會把自己整理的考古題分類分享給大家,等我整理好後再放上來(word壞了>"///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20.26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