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Leo Reynolds@flickr, CC BY-NC-SA 2.0
本文獲科技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
飯局是經商者少不了的應酬場合,許多交易是在酒酣耳熱時推波助流完成的,萬一應對進退的禮節沒做好,歡笑場合將瞬間冷凍到極點。一般社交場合規則或多或少有些許差異,但大原則仍不至於有太多變動,雖然維持禮儀十分重要,但即便是商業學校也鮮少教授如此課題。
知名商業禮儀與溝通作家 Barbara Pachter 在她的新書《The Essentials of Business Etiquette: How To Greet, Eat and Tweet Your Way to Success》中介紹某些商業場合所需的特定技巧,應用範圍從自我介紹到餐廳選擇,小細節中皆是大學問。為避免因失禮而下不了台階的尷尬,以下是摘錄自該書的 15 個如何建立良好關係的指南,一起來瞧瞧吧!
1. 永遠要清楚地介紹你的全名
在商業場合,你必須以全名介紹自己,但你必須注意別人希望自己怎麼被介紹(西方文化中有所謂的on a first-name basis,意即對方必須允許你稱呼他的名字後,你才能直呼他的名字以示親密),如果你的名字很難發音,Pachter建議你可能改名或縮短長度比較合宜,亦或是在名片上加註發音方式。
2. 被介紹給他人時最好起身站好
站立姿態能凸顯你的存在,如果只是坐著,別人就很容易忽略你。如果你是冷不防地被介紹而來不及起身,你也該傾斜身子暗示你有站起的意願。
3. 交談中只要出現一到兩次的「謝謝」即可
一次的談話中,「謝謝」出現的頻率以一到二次為宜,說太多謝謝反而削弱了感激之意,僅讓你看來很無助。
4. 分開寄送感謝函
以面試後為例,感謝函最好在 24 小時內寄送完成,且分別傳送至不同的感謝對象。在考慮使用紙本郵件或電子郵件時,你必須思考時效性的問題,紙本郵件約一週內寄達,但電子郵件卻幾乎是即時送達,如果面試官快速地決定錄取結果,兩者間的時間差便成為關鍵。
5. 別幫任何人拉餐廳的坐椅
幫客人開門很OK,但Pachter認為在商業場合時,不論對象性別為何,幫他人拉椅子十分不OK。
★ 了解人生每一階段的理財需求,選對正確方法累積財富,遠比盲目投資獲利更重要...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