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創公司走出創業初期的摸索,找到一些成功之後,你就會發現你不斷的欠缺同一樣東西 — 那就是人才、人才、更多人才。尤其是網路業,因為好的人才是我們唯一的 raw material(原始素材),有了他們,你想要開發什麼了不起的應用,通通做得出來。相反的,當大家都下班回家,你的辦公室就變得一文不值。
要分享一篇上輩子是我雙胞胎哥哥的 Mark Suster(馬克‧薩斯特)寫的好文:「Whom Should You Hire atAStartup?」按照慣例,英文程度不錯的,請連過去讀讀原文,以下,是我加入了自己的經驗,幫大家做的整理:
只請A咖
為什麼?因為A咖只想跟A咖一起工作,如果你先請了一個B咖,那千萬別想再請到A咖。當然,所謂的A咖並不一定就是大神級的人物。我第一次創業的時候跟好幾位ACM(計算機協會)金牌得主一起,結果問題是他們只想要搞最新、最屌的技術,對於修理bug一點興趣也沒有,這對彼此都不是好事。更重要的是請得了A咖,你還必須管得動他們。自己沒有三兩三是不行的,就算沒辦法寫code,你也必須要能掌握程式裡面所有重要的邏輯,這對於團隊內溝通的效率,有著致命的影響力。
找到那些跨級挑戰者
很多人會去找現任重量級拳王,但問題是你很有可能完全抓不住他們,尤其是創業初期時。你還是去找有二、三年經驗,正在一步步往重量級邁進的中生代新星,Mark和我都覺得比較實際。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很飢渴,還需要嘗嘗成功的滋味。讓這些人跟著你一起變成重量級拳王,那個過程更是有意義。
永遠都在徵才
既然人才是你最重要的資源,那你必須要永遠處於尋找模式。當然不代表你馬上就邀請他們加入 — 這裡還有時機和資金等問題,但你至少要透過各種方法來和他們接觸、認識、保持關係。人家在辦 OSDC、Startup Mixer?還不趕快移動你的屁股去參加?再不然你至少也要在 Twitter 上面追蹤他們,沒事一起聊聊天。你必須要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我現在拿到 1,000 萬,我要拿去雇哪些人。如果答案是104,那就代表你花太少心思在徵才上了。
不要擔心「空缺」
常常聽到創業人說:「這個人很棒,但是我們沒有空缺,怎麼辦?」什麼怎麼辦?如果小飛俠布萊恩(Kobe Bryant) 要加入你的球隊,你死也要把先發得分後衛挪出來給他,是吧?所以重點是一個人的能力、進化的速度和他與團隊合作的態度,如果這些都合乎的話,那角色是可以生出來的,況且比起一個籃球隊,我們是可以有兩個得分後衛的。
★ 了解人生每一階段的理財需求,選對正確方法累積財富,遠比盲目投資獲利更重要...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