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政府為了因應科學園區,規畫出週邊生活圈,因此決定區段徵收大埔農地。政府官員從縣長、議員、鎮民代表至里長,對大埔開發案都持贊成態度,大埔里里長鄭文進說,98%的居民是支持的。在他們心目中,可能猜想不到會釀成這麼大的風波。
在拆除房屋的過程中,最具爭議的四戶為黃福記、柯成福、朱樹、彭秀春(張藥房)。為維護拆除戶的權益,均有金錢及土地的補償。縣長劉政鴻對外強調,拆遷是不得已的選擇,一切是為了公共利益。竹南鎮鎮民代表林樹文也認為,沒有大埔事件,只有大埔開發案,他擔心這次大埔事件抗爭後,苗栗準備開發的「崎頂產業園區」,可能因此而無法進行。
不應強拆
劉政鴻無限委屈的說,苗栗縣議長游忠鈿也曾帶支持民眾乘著兩輛遊覽車,到台北召開記者會,媒體卻鮮少報導,讓苗栗縣政府一味遭受抨擊。他希望大眾了解拆遷為不得已的選擇,「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才願意花3年多的時間與住戶溝通協調,一切都是為了維護交通安全與公共利益。
但苗栗縣議員謝芳紋反駁,游忠鈿帶人北上抗議時,苗栗縣四位民進黨藉議員完全沒有參與。她表示,進行都市計畫幫助地方發展是正確決定,但是政府手段很粗劣,縣府一開始也完全沒和居民商量溝通過。如果縣府認為自己補償很多,但人民不覺得,就應該要繼續協商,而不是強拆。
「在繳交所有權狀時,98%的土地所有權人,在第一個月就都把權狀繳齊了,代表反對的人是少數。」鄭文進說,事後還有保留戶後悔,找立委來說情,但是已錯過規定時間,只好放棄。
徵收較有利
林樹文則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長竹南的大埔人,對土地也有感情,原先也很反對徵收,後來發現有居民是支持的,所以他放下成見、深入了解後,發現都市計劃及徵收對人民其實比較有利,例如,大埔有些人家子孫有幾百人,一塊地可能由幾十人共同持有,土地產權、地界劃分都不清楚,但透過都市計畫,能幫土地所有人重新劃分,地大的人可得到方正的土地,地小的能得到錢。
鄭進文說,黃福記希望維持房地原狀,依照行政院「劃地還農」的政策,建物原地保留,農地集中,但因黃福記家的圍牆稍微越過重新畫分的土地,新畫分地也被人抽走了,所以縣府與黃福記協調後,只須拆除部分圍牆外,房屋保留且原土地由691坪調整增加到989坪,其所擁有土地也從原先不規則的三角形變為四方形。鄭文進認為,政府的補償條件很合理,不知道為什麼黃福記還要抗議?
但捍衛苗栗青年聯盟傅偉哲受訪時說,黃家人和政府協商的是建物及建地部分,主要是為了想保留農地不被移至農業專區,而政府除了把農地畫進農地專區,最後協商農地還是到了農業專區,現在又要把分農地重劃後一分為三,還在務農的80歲黃福記先生每日要到遠在2公里外的地種田,很不方面。所以黃家的訴求,與政府的回應是兩回事。
拆留無標準
至於柯成福的建物,林文樹指出,是由柯成福與其姪子共同持有,但因他的姪子不同意原位保留,並且領取土地抵價,政府也給柯成福兩年的協調時間,但最終仍無法取得同意,而造成不符合地政法令的規定,政府讓柯成福領取其配得的抵價地。林樹文認為,柯成福的土地問題,完全是家務事與政府無關,參與抗議很沒道理。
柯成福的兒子柯智傳受訪時表示,吳敦義在2010年時,有承諾他們可以保留有持有的土地,但是劉政鴻沒有照做,為了幫自己解套,才說是家務事。柯智傳舉出,彰化二林相思寮的蔡家,與他們有同樣狀況,卻能夠保留。而且他們家的地,竟然是徵收後配給別人,他說,政府真的沒有協商,同樣大埔居民申請保留,有的能留,有得就拆,沒有標準。
「朱樹擁有一整排約5棟房子在公義路接仁愛路上,但為了道路拓寬,1.65坪鐵皮建物在道路用地上須拆除,同在博愛路上的另外39戶為配合拓寬,都自行把多出來的地方拆除,但是朱樹不肯。」鄭文進說,朱樹因為要拆掉那一點點的鐵皮屋,就說政府拆他房子,她申請保留的5棟房子全都留下了,只是拆突出來的鐵皮屋,讓交通更安全。針對政府的說法,朱家人受訪時只說,房子申請保留所以留下來了,其它則不願多做說明。
雙方各說各話
新聞鬧得很大的張藥局(彭秀春),位於公義路與仁愛路的交叉口。鄭進文說,由於公義路與仁愛路是都更範圍的要道,若是貨櫃車從仁愛路右轉公義路,貨櫃車必須跨越仁愛路外線車道大幅度轉彎後,才能勉強進入公義路內線車道,而且幾乎把雙線道佔滿,容易因視線死角造成交通安全問題。並且為了往後都市計畫長遠發展著想,不得已,只能將6坪的房屋拆掉,以利公共安全。政府也予以100多萬賠償。
彭秀春對記者表示,她房子所在的位置,附近被政府徵收三次,她遇到兩次,為什麼政府不規畫好?況且政府說六坪地值24.2萬,拆她房子請怪手又要24.2萬,剛好抵消,若是她拿地換錢,還要花錢向政府買地,以現在的價格算起來她還要付4 百多萬。彭秀春氣憤的說:「如果我真的這麼有錢,我還要上街抗議,或是開店做生意嗎?政府除了沒有事先協商外,我也沒有領到100多萬。」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