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Mobile01最新文章
 
Are you an avid runner? Or even just starting out?

Brooks designs high-performance men's and women's running shoes,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From our sponsors
電動機車介入燃油機車通勤五千公里心得
Aug 9th 2013, 14:39

自從今年二月開始以電動機車【高度介入燃油機車通勤】起,至今也已有4個多月了,由於前幾天剛達成5,000公里的介入通勤里程數,決定就來個『電動機車介入通勤5千公里心得』吧!

重點當然是首先放在『經濟效益』,所以勢必得先了解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的【每公里花費】各是多少,以下就以這兩種交通工具各行駛5千公里的總花費來進行分析:

◎燃油機車【14年老迪爵125】:

[汽油]:每公升可跑約32公里,那就算1公里1元好了,所以5千公里就是5,000元。

有些6期環保的電子噴射車款可以有每公升40公里以上的優異油耗表現,但每公升低於30公里油耗的老爺車路上也是不在少數。

[機油]:我都是換150元的普通機油,5,000公里就是750元。

很多【愛車一族】都會給自己的愛駒更換更高級的機油,價格從250-500元以上的都有,但也是有自己去抱整箱便宜機油回來自己換還省工錢的【古力一族】,一次的花費就可能低於百元以下!

[齒輪油]:我是固定每兩千公里更換一次,5千公里就算換兩次就好了,每次50元、共100元。

[空氣濾清器]:我的習慣是每五千公里更換一次,每次150元。但也是有非常多人都是不換的!

以上總花費為6,000元,等於每公里通勤成本是1.2元。

◎電動機車【KW-1 SUPER,KW-3】:

[電費]:見下表↓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5千公里共220度電,每度電價因有分營業與非營業、夏月與非夏月,並依每月使用總度數區間而有不同價格之分,且事實上我有一半的電是充免錢的(老闆出),但這邊還是折衷統一以【夏月的121-330度非營業電價】每度3.02元來計算,所以220度電就是665元。

※如果是現行的市售款中小功率電動機車,這個花費甚至還可以打個對折。

[其他開支]:無。

所以以上總花費為665元,等於每公里通勤成本是0.133元,沒錯,就是0.133。

也就是說我的電動機車每介入燃油機車通勤一公里,就可省下1.067元,五千公里下來就能節省5,335元。但因為電池最終的使用壽命還未能知曉,所以這筆省下來的錢應暫時歸納為『電池的回本金』,等到這筆省下來的錢與電池的花費打平開始,之後才能算是真正省下來的錢。

[以下是此次我的KW-3 五千公里介入通勤的統計資訊]:
統計區間:2013年2月16日-2013年8月6日
統計區間應通勤日數:131天
統計區間應通勤里程數: 10,480公里
統計區間介入通勤日數:63天
統計區間介入通勤里程數: 5,040公里
統計區間介入通勤介入比:48%
統計區間電池使用循環次數:約70次
統計區間電池回本金額: 約5,335元

鐵鋰電池普遍都號稱能有1,500次以上的循環使用壽命,而5,000公里也僅使用了我48V72Ah電池組的70次循環,所以最終究竟能省下多少錢,還是得靠漫長的時間來去證明了!

[性能方面]:在這五千公里當中,在電壓皆為使用48V鐵鋰電池組不變的情況之下,我嚐試過很多種的限流輸出組合,心得分述如下:

I.60A輸出:可以勉強跟得上燃油機車車陣,起步、加速與爬坡還算堪用,是個人所能接受的電動機車性能底限。在此設定下每度電約可騎行25公里。

II.90A輸出:是已經開始可以有點力道出來的設定,已可應付一般等級的山路,例如新北的101縣道。在此設定下每度電約可騎行23-24公里。

III.100A輸出:是我最經常使用的設定,起步加速往往能在燃油機車車陣的前端,爬坡表現亦不俗,性能應已可滿足大部份男性使用者的需求。在此設定下每度電約可騎行22-23公里。

IV.150A輸出:這個設定就已經是有點【屁孩】的味道了,是可以讓車子衝在燃油機車車陣前幾台的性能設定!在此設定下每度電約可騎行20公里。

◎以上僅做文字的敘述,若想看看各限流下的實際行駛影片,還煩請移駕。

[便利度]:
首先,燃油機車就是進到了加油站後,運氣好的不用排隊,加滿油付完錢拿完發票約2-3分鐘內搞定;運氣差一點的再排個隊多等上個幾分鐘,但一般5-8分鐘之內也都能搞定走人,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錢被合法的搶了一回。

電動機車則因為台灣普遍的充電環境不是極不友善就是非常的不便利,就算有也不可能把車子放在那充上個一時半刻,所以我的觀念是當然要自行先計算好每日要使用的里程、再搭配上充足的電池容量來因應,電就還是乖乖的回到家或公司(如果允許的話)去充吧!這個習慣一但養成了,其實也就等於連原本三五天進一次加油站的那兩、三分鐘都可以省了,從此就只有看著別人騎進去被搶的份,你則可嘴角帶著一抹微笑、繼續離他揚長而去。

但充電畢竟對不同的人來說還是有所謂【環境與條件限制】的,像如果家住二樓以上的無電梯式公寓、機車是在外隨機停放的,公司也沒地方可充電,則在政府與民間業者尚未統一規格並落實廣設充電站與電池交換站之前,還真沒有什麼條件可以使用電動機車!

目前台灣遲遲無法推廣起電動機車,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便利性的不足】,再來就是【業者未確實的讓使用者全盤的了解與認識到產品的真正性能】─業者總是搬出最漂亮卻又不切實際的速度與電耗數字,讓使用者誤以為車子可以騎得更快、更遠,結果車子跟本就騎不快、爬不了坡,最慘的是騎到一半沒電了,氣得跳腳推車!業者應先詳細的了解使用者的需求與充電條件,再分析並評估該使用者是否真的有這些條件去使用電動機車,與克服充電上的問題。

至於電池交換站,即使規格全部統一了,每款電動機車都可以適用,我的看法則還是只有【讓使用者安心】的功能,恐怕實際上的實用度有限,而這個必要性,也將隨著市場的崛起而被【遍地開花般的便利商店】所輕易的取代!

所以我對電動機車的看法是,必須在性能上先能夠滿足大部分使用者的日常需求─
I.至少55-60Kph的速度、
II.一定的爬坡與加速能力、
III.至少40-50公里的續航能力。

再來是讓消費者體驗這樣的性能,有興趣的,自然會開始去思考【如何才能擁有這樣性能的電動機車?】─主動去思考怎麼解決充電的問題、與可能可行的充電方案。只要消費者解決了充電的問題,就等於解決了絕大部份的問題,也就能夠擁抱這份綠色的動力!

價格方面,相信每個人的心中自有一把尺,對我來說,有性能的電動機車騎起來不但行雲流水、更沒有震動與噪音造成身心上的疲勞感累積,取而代之的是平常因此而忽略掉的細微感知─微風吹拂、蟲鳴鳥叫,與更細膩敏銳的感官去察覺週遭環境的危險,而這些都是騎燃油機車所無法體會到的事。

當然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畢竟燃油機車已經發展了數十個年頭,而電動機車卻還是十幾二十年的事,進步的空間還非常的大,這裡也只是分享一下我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心得。

[以上同步發表於BLOG,內容略有不同]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isoajkls 的頭像
    yisoajkls

    2016徵求年菜推薦網路訂購最紅的商家.年菜訂購?台北年菜外送餐廳推薦(年菜)?年菜.今年不想做年菜推薦,網路宅配哪一家好?

    yisoajk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