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花旗環球證券昨(18)日指出,蘋果今年下半年計畫推出的5項新產品中,iPhone5S與Retina版iPad mini分別因為「驅動與觸控IC整合」與「A7處理器」問題,確定延後至10月中與明年第一季才會亮相,致使第三季iPhone與iPad下單量預估值分別降至3,300萬支與1,700萬台。
至於其他3項新產品,包括低成本iPhone、9.7吋iPad、低成本iPad mini,花旗環球證券表示,仍分別維持9月下旬、9月下旬、11月的既定推出時間,意味著蘋果第三季可能只有低成本iPhone與9.7吋iPad亮相,且已接近季底。
近期外資圈關於蘋果下半年新產品的推出時間點眾說紛紜,花旗環球證券這份最新研究報告不但內容完整、且具有參考性,可一窺全貌。
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張凱偉指出,目前會延後推出的蘋果新產品主要有2項:一是iPhone5S,二是Retina版iPad mini,據了解,背後原因分別為「驅動IC與觸控IC整合」與「A7處理器」等問題。
以iPhone5S為例,張凱偉指出,由於將驅動IC與觸控IC整合到單晶片的過程中出現干擾,致使觸控IC必須重新設計;至於Retina版iPad mini,LGD與夏普的Retina面板良率雖已解決,但A7處理器所衍生的設計問題今年底前可能無法解決,故需延後至明年第一季才會推出。
而低成本iPhone,張凱偉指出,由於處理器與觸控面板技術都維持iPhone5的A6與in-cell,因可如期在9月底推出,但也因低成本iPhone與iPhone5差別僅在機殼(前者採用塑膠機殼),故別太過期望低成本iPhone會賣得很便宜。
根據張凱偉的估算,iPhone5與低成本iPhone的成本差距不超過50美元,組裝廠開給蘋果的iPhone5與低成本iPhone FOB價格分別為290與240美元,因此,推估低成本iPhone的採購價格與零售價格將分別為380至400與450美元。
受到iPhone5S與Retina版iPad mini延後推出的影響,張凱偉預估第三季iPhone與iPad下單量(build-in)將分別為3,300萬支(iPhone5、iPhone4/4S、iPhone5S、低成本iPhone分別為800、1,100、400、1,000萬支)與1,700萬台(iPad mini與iPad分別為900與800萬台)。